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花判的意思、花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花判的解釋

(1).舊時官吏用骈體文寫成的語帶滑稽的判詞。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唐書判》:“ 唐 人判語必駢儷,今所傳《龍筋鳳髓判》及《白樂天集·甲乙判》是也……世俗喜道瑣屑遺事,參以滑稽,目為花判。” 宋 劉克莊 《送趙司理歸永嘉》詩:“客談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2).引申為判決。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三折:“你可甚端冕臨三輔,調弦理萬民,剗的點檢他這姻緣簿,花判他這有情人。”

(3).猶評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 秋容 素不解讀,塗鴉不可辨認,花判已,自顧不如 小謝 ,有慚色。” 何垠 注:“花判,如五花判事,猶言判其好丑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花判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官員在審理案件時,以骈俪對仗、辭藻華麗的文學化語言寫成的判詞。這類判詞不僅注重法律裁決的公正性,更強調文采與藝術性,常融入典故、比喻等修辭手法,使判決文書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以下從詞典釋義與曆史應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與詞源

  1. 文學化的司法文書

    “花判”特指古代判牍(判決文書)的一種獨特形式。官員在裁斷案件時,刻意追求語言的藝術性,采用四六骈文、詩詞等文體撰寫判詞,使法律文書呈現出鮮明的文學色彩。其名稱中的“花”即喻指文辭華美如花,與樸素直白的“素判”形成對比。

    ▸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将“花判”釋為“舊時官吏用骈體文寫成的語帶滑稽的判詞”。

  2. 公案文學中的藝術加工

    在宋元話本、明清小說(如《三言二拍》)中,“花判”常作為情節點綴出現。作者虛構官員對離奇案件的判決,借判詞插科打诨或諷喻世态,強化故事的戲劇效果。此類判詞雖非真實司法文書,卻反映了民間對司法過程的文學想象。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提及“花判”多見于古代公案文學。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演變

  1. 唐宋科舉與文人判詞

    唐代科舉設“判科”,要求考生模拟官員撰寫判詞,文采優劣直接影響成績。至宋代,文人官員更将判詞視為展示才學的載體,如蘇轼《東坡志林》所載幽默判例,推動了“花判”的流行。

    ▸ 來源: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1997)分析科舉判詞對司法文書風格的影響。

  2. 司法實踐與民衆接受度

    部分地方官通過“花判”降低法律文書的晦澀感,以通俗典故闡釋法理(如用“梁鴻配孟光”喻婚姻和諧),增強判決的說服力。但過度追求辭藻也可能弱化法律嚴謹性,故清代多主張“判詞貴在簡明”。

    ▸ 來源: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2003)探讨判詞文學化與司法實踐的張力。


三、典型特征與代表案例


四、現代學術研究視角

當代學者認為“花判”是中國古代法律與文學交叉互動的獨特産物。其價值不僅在于文體創新,更折射出傳統司法文化中“情、理、法”交融的理念,以及精英階層通過文學手段參與社會治理的嘗試。

▸ 來源:徐忠明《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12)從法律史角度分析花判的文化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原文鍊接:

  1. 《漢語大詞典》"花判"條目: http://www.hydcd.com/cd/htm13/20253.htm
  2.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東坡志林》判例: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53687
  3. 中國社會科學文庫《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https://www.csbook.cn/Book/Detail/12034

網絡擴展解釋

“花判”是古代中國司法與文學結合的特殊文體,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定義 指古代官吏用骈體文寫成的判詞,特點是語言诙諧、形式工整。骈體文講究對仗工整、辭藻華麗,與嚴肅的司法文書形成反差,故稱“花判”。

二、曆史演變

  1. 唐代起源:據宋人洪邁《容齋隨筆》記載,唐人判詞必用骈俪文體,如《龍筋鳳髓判》等作品已具花判雛形。
  2. 宋代定型:宋代将滑稽元素融入判詞創作,形成正式稱謂,如劉克莊詩中提到“花判健”的司法風格。
  3. 文學延伸:元代雜劇《竹塢聽琴》等作品将“花判”引申為對婚戀事務的戲劇化裁決。

三、功能特征

四、現代關聯 該文體反映了古代司法文書的藝術化傾向,今人可通過《白樂天集·甲乙判》等文獻感受唐宋時期法律與文學交融的特色。

别人正在浏覽...

闆油襃許背部伯強暢想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旰日公共積累瓜廬鍋駝機函塞號牌黑牡弘長歡躍狐疑艦船建子月絜楹雞叫精打精今昔之感進援克辰磕碰兒寇孽匡當曠工鍊節龍鬥露朵冒稱蒙被冥誅木口雕刻耐心耐腸南流景南诏蠻你箇前記青狼清令齊譽冗弱贍通蜃女十二經脈瑣記談年歎邑調治桐人文輿武警梧桐相像蟏蛸協恭犀利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