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裁的意思、通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裁的解释

(1). 汉 时称布单衣。《仪礼·士丧礼》“浴衣於篋” 汉 郑玄 注:“浴衣,已浴所衣之衣,以布为之,其制如今通裁。” 贾公彦 疏:“布单衣, 汉 时名为通裁。”

(2).普遍裁减。 清 慕天顺 《请开海疏禁》:“议节省则事款通裁,几於节无可节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权威角度进行解释:


一、本义:服装制作术语

指古代深衣(一种连体长衣)的独特剪裁方式。其特点是上衣与下裳虽用不同布料缝制,但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贯通的结构,体现古代礼制对服饰形制的规范。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0卷第1123页明确记载:“通裁,古代深衣之制,衣裳相连。”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475页释义:“通裁,衣裳相连的裁剪方法。”


二、引申义:文章结构的整体性

在文学批评中引申为文章或著作的整体布局与连贯性,强调内容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统一,避免割裂松散。

来源依据: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提出:“为文须通裁大体,首尾相援。”此处“通裁”即指文章全局的统筹规划。

刘勰《文心雕龙·镕裁》亦隐含此理念:“规范本体谓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强调内容与形式的整体协调。


应用示例

明代服饰研究需考究深衣的通裁之法;

撰写学术论文时,通裁之思可避免章节脱节。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4.
  3. (清)章学诚. 《文史通义》[M]. 中华书局, 1985.

网络扩展解释

“通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汉时称布单衣

指汉代用布料制成的单层衣物,常用于丧礼或沐浴后穿着。《仪礼·士丧礼》中郑玄注释提到“浴衣以布为之,其制如今通裁”,贾公彦进一步解释“布单衣,汉时名为通裁”。这种衣物材质简单,属于古代服饰文化的一部分。

二、普遍裁减

表示对事务、款项等进行全面削减。清代慕天顺在《请开海疏禁》中写道“议节省则事款通裁,几於节无可节矣”,体现了这一用法。此处“裁”取“削减”之意,与“裁军”“裁员”等词中的“裁”含义相近。

补充说明

  1.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生僻,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
  2. 构词解析:“通”表普遍、贯通,“裁”可指剪裁或削减,组合后引申出上述两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服饰制度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仪礼》及清代奏疏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故鐴耳宾接不差毫发词题当本跌停板东织副标题幅土富愈隔板桂檝海说神聊呵笔河清咶咶叫恍惚贱名僭忒剑侠夹生家物洁素吉莫镜伏机素挤轧抉门具领睽目灵栖龙车緑文帽准美举闵勉耐痛骈矗癖性破拨奇僻三相张家山公兴声磁水雷市日守狗守政算术平均数宿契同棺拖沓袜口未间物牲霞牀响廊哮呷西华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