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折獄的意思、折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折獄的解釋

判決訴訟案件。《易·豐》:“君子以折獄緻刑。” 孔穎達 疏:“斷決獄訟。” 唐 許渾 《新興道中》詩:“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獄無功不可尋。” 明 沉鲸 《雙珠記·刑逼成招》:“可信片言能折獄,莫将王法等閒看。” 章炳麟 《複仇是非論》:“明知聽訟折獄之制不能至周,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而有所假借寬貸於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折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來源與用法

  1. 經典文獻

    • 出自《易經·豐卦》:“君子以折獄緻刑”,指通過審理案件來執行刑罰。
    • 《論語·顔淵》提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意為子路(孔子弟子)能僅憑簡短言辭斷案,突顯其決斷力。
  2. 成語延伸

    • 片言折獄:形容用極簡短的言語公正裁決案件,後引申為抓住關鍵問題迅速解決争端。例如清代袁枚通過重新分配土地化解積案,即體現此意。

權威性說明


“折獄”是古代司法術語,強調對案件的審理與裁決,現代多用于成語或文學表達。其讀音需根據具體文獻或語境判斷,但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公正斷案”。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折獄

折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折”和“獄”。下面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折,讀音為zhé,是一個包含了手的部首扌和者的部首攴的漢字。它的意思有多個,常見的有彎曲、折斷、折疊等。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扌(3畫)和攴(4畫)。

“折”字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那時它的形狀更加象棍狀彎曲的樹枝,代表的意義與現在的彎曲相似。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折的形狀會因字體的變化而有一些差異。

例句:他在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折斷了一個樹枝。

獄,讀音為yù,是一個包含了犬的部首犭和出的漢字。它的意思主要有監獄、牢獄、審判等。獄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犭(3畫)和出(5畫)。

“獄”字最早的出現也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那時的形狀是犬在地上的一種姿勢。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獄的形狀也會因字體的變化而有一些差異。

例句:他因為犯罪被關進了監獄。

折獄

折獄的組詞是由“折”和“獄”兩個字組合而成的,表示因錯誤、過失等所産生的懲罰,也可以指審判過程中的處置。近義詞有禁閉、監禁,反義詞則是寬恕、釋放。

例句:他因為違反規定,被判折獄十年。

綜上所述,折獄指的是因錯誤、過失等所産生的懲罰,或審判過程中的處置。它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扌(3畫)、攴(4畫)和犭(3畫)、出(5畫)。這是一個古老的詞語,形狀在不同的字體變化中有所不同。它的繁體字形式與簡體字形式基本相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