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和木魚。僧尼敲打的響器。 明 宋濂 《廣利禅寺碑銘》:“禪師起繼芳躅,益殫志慮,當鼓魚寂寥之時,熾然建立。”
“鼓魚”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佛教法器(主要含義) 指僧尼使用的兩種打擊樂器——鼓和木魚,常用于宗教儀式或誦經場合。該釋義源自明代宋濂《廣利禅寺碑銘》的記載()。例如:“當鼓魚寂寥之時,熾然建立”中的“鼓魚”即指寺院中通過敲擊法器來維持宗教活動的莊重氛圍()。
成語引申義(較少使用) 在極少數語境中,可引申為“為追求表面利益而不擇手段”的貶義表達。該用法将“鼓”理解為虛張聲勢,“魚”代指外表裝飾,比喻通過虛假手段營造繁榮假象()。但此釋義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且權威典籍中未明确收錄。
建議:日常使用或學術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若涉及古文解讀,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是否屬于引申義。
《鼓魚》這個詞是一個漢語成語,意為用鼓聲來引魚,比喻用巧妙的方法去引誘對方,達到某種目的。
《鼓魚》的拆分部首是魚 (yú),鼓 (gǔ),其中魚的部首是魚,鼓的部首是鼓。它的筆畫數分别是8畫和14畫。
《鼓魚》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漁民生活,漁民在用鼓聲來引誘魚兒靠近捕撈,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的意義。
《鼓魚》是《鼓魚》的繁體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魚字的形狀與現代相似,而鼓字的形狀則有所不同。
他用巧妙的方法去引誘對方,就像是在鼓魚一樣。
鼓聲、引誘、達到、巧妙、目的等。
引魚、搔魚、濯魚等。
驚魚、逃魚、離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