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堂幅的意思、堂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堂幅的解釋

廳堂正壁中央所懸挂的大幅字畫。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許宗伯》:“每聞僧作法事歸,必聚論人家字畫。有雲堂幅好者,有雲單條好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堂幅”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中的一種裝裱形式,具體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懸挂在廳堂正壁中央的大幅字畫,通常裝裱精美,尺寸較大,因其適合懸挂于堂屋中間,故俗稱“中堂”。

二、形态特點

三、曆史淵源

成語“堂幅”的起源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相關。據《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王羲之曾将書法作品精心裝裱後展示,友人贊歎其“堂堂正正、氣勢磅礴”,此後“堂幅”逐漸成為形容裝裱考究的書畫作品的代稱。

四、文化價值

五、使用場景

多見于中式廳堂、寺廟、書院等場所,現代也應用于文化展覽或仿古建築裝飾中,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堂幅的意思

堂幅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形容中國傳統繪畫作品的尺寸。它指的是適合挂在室堂(即居室的大堂或客廳)中的題材廣泛的繪畫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堂(táng)的部首是土,總共5劃,幅(fú)的部首是巾,總共5劃。

來源和繁體

堂幅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的詩詞和文言文中。在台灣等地區的繁體字中,堂幅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堂幅在古代的寫法是「庠幅」,庠指的是古代的學校,意味着這幅畫作適合供學堂教育之用。

例句

1. 他在自家的客廳裡挂上了一幅古代山水堂幅,營造出一種文化藝術氛圍。

2. 這幅堂幅采用了細膩的水墨畫技法,展示了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

組詞

堂室、幅度、廣幅、幅員、幅面

近義詞

客廳畫、大畫、門畫、堂畫

反義詞

小品、冊頁、字帖、草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