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闾姝的意思、闾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闾姝的解釋

古代美女名。《戰國策·楚策四》:“ 閭姝子 子奢 ,莫之媒兮, 嫫母 力父 ,是之喜兮。” 吳師道 補正:“《荀子》作‘閭娵’, 韋昭 雲: 梁王 魏罃 之美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闾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美女。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闾姝”指古代美女名,常出現在文獻中代指容貌出衆的女性。

    • “闾”原指裡巷的門或聚居處(如“闾裡”“闾巷”),後引申為彙聚之意。
    • “姝”意為美麗、美好,也直接指代美女(如“麗姝”)。
  2. 擴展解釋
    該詞在《戰國策·楚策四》中首次出現:“闾姝子子奢,莫之媒兮;嫫母力父,是之喜兮。” 吳師道補正時提到,《荀子》中寫作“闾娵”,并引用韋昭的注釋,稱其為“梁王魏罃之美女”。


二、文獻出處與背景

  1. 《戰國策》記載
    原文通過對比“闾姝”與“嫫母”(古代丑女),表達對美丑評判标準的反思。
  2. 版本差異
    在《荀子》中,“闾姝”寫作“闾娵”,可能是通假字或傳抄差異。

三、語言與用法


四、總結

“闾姝”是兼具文學與曆史價值的古漢語詞彙,既指具體的美女名,也反映古代對美的認知。若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相關研究,可參考《戰國策》《荀子》及韋昭的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闾姝的意思

《闾姝》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古代美女或王室貴族的妻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闾:由“門”(mén)和“三點水”(shuǐ)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3畫。

姝:由“女”(nǚ)和“且”(qiě)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8畫。

來源和繁體

《闾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出自《小雅·武人》:“闾邑其有命,式燕且弟。”意思是“在邑中有美貌的婦人,有禮貌也有風度。”繁體字為「閭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闾是用閉合的四扇門表示,意味着人們彼此門戶緊閉、不相通。姝的古代字形将女字旁分成了上下兩半,上半部分表示女子的頭發,下半部分表示女子的身體。

例句

他娶了一位闾姝作為妻子,大家都羨慕不已。

組詞

闾丘、姝麗、闾邑、姝容

近義詞

閨秀、玉女、美人、仙女

反義詞

丑女、丑八怪、丑陋、不堪入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