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冷的冬天。舊題 漢 蘇武 《古詩》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唐 韓愈 《贈張籍》詩:“喜氣排寒冬,逼耳鳴睍睆。” 葉聖陶 《登賜兒山》:“水洞裡泉水下滴,積在洞底,據說有兩公尺深,寒冬也不凍結。”
“寒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寒冬(拼音:hán dōng)指寒冷的冬天,特指冬季中氣溫極低、天氣嚴寒的時期。例如:“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古詩)。
在法語等外語中,“寒冬”可譯為“hiver rigoureux”,強調冬季的嚴酷性。
寒冬一詞指的是冬天特别寒冷的時候,氣溫極低,天氣異常嚴寒的季節。
寒冬的部首是“宀”(宀為“宇”字的簡化形)和“冫”(冫為“冰”字的簡化形)。根據筆畫統計規則,它有10個筆畫。
寒冬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在古代,冬天一般指的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季節,因為在冬季植物不生長,大地處于休眠狀态。而寒冷一詞則描述了冬季極端低溫的特點。寒冬一詞的繁體形式為「寒冬」,字形與現代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寒冬一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在《說文解字》中,“寒”字的舊寫形式是“⺋月”,表示冰冷的自然現象。而“冬”字的舊寫形式是“冫月”,表示季節的名稱。寒冬兩字結合起來,形象地描繪了冬季寒冷的特征。
1. 這個地區的寒冬非常嚴寒,居民們都需要穿上厚厚的冬衣來禦寒。
2. 寒冬裡的冰雪給大地披上了潔白的世界,美麗而寒冷。
1. 寒冬天氣
2. 寒冬季節
3. 寒冬晨曦
4. 寒冬風景
5. 寒冬寒假
1. 嚴寒
2. 氣溫驟降
3. 冰冷
4. 寒流襲來
5. 酷寒
1. 溫暖
2. 春天
3. 和煦
4. 春暖花開
5. 春意盎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