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舊時婚姻中的介紹人。三媒六證,言婚約之鄭重。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箇夫人。”《西遊記》第十九回:“像你強佔人家女子,又沒個三媒六證,又無些茶紅酒禮,該問個真犯斬罪哩。”《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就願意給,也要三媒六證,大家説明,成個體統才是。” 趙樹理 《邪不壓正》:“媒人原來隻是 小旦 一個人, 劉 家因為想合乎三媒六證那句古話,又拚湊了兩個人。”
“三媒六證”是古代婚姻習俗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強調婚姻的合法性與鄭重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三媒六證”是漢語成語,指舊時婚姻需通過媒人多次說合并具備六種象征性憑證,以确保婚約名正言順。該詞出自元代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後也見于《紅樓夢》等文學作品。
“三媒”指婚姻中涉及的三類媒人:
“六證”是婚禮中擺放的六件物品,各有寓意:
“三媒六證”不僅是古代婚姻的程式規範,更承載着傳統文化中對家庭倫理、經濟責任與夫妻關系的深層寓意。其核心在于通過儀式與象征物,将婚姻的社會屬性與道德約束具象化。
《三媒六證》是指婚姻登記時所需的證件,包括了三種媒人和六種證件。在中國傳統婚姻習俗中,一般需要由婚慶公司或媒人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
《三媒六證》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婚」和「證」,其中「婚」部的總筆畫為10畫,「證」部的總筆畫為11畫。
《三媒六證》一詞源于中國傳統的婚姻習俗,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在過去的婚姻儀式中,媒人在撮合婚姻時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明文件,以确保婚姻關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媒六證》的繁體字為「三媒六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婚」字的寫法為「曶」,「證」字的寫法為「証」。
使用《三媒六證》這個詞的例句:
1. 按照《三媒六證》的要求,他們準備好了所有的證件。
2. 這對新婚夫婦的婚姻是經過了嚴格的《三媒六證》程式的。
與《三媒六證》相關的組詞有:
1. 婚姻登記
2. 證件材料
3. 婚姻習俗
4. 媒人撮合
5. 法律效力
等等。
與《三媒六證》近義的詞有:
1. 婚姻證明
2. 婚姻證書
3. 婚姻登記證
4. 婚姻資料
5. 媒人介紹
等等。
與《三媒六證》反義的詞有:
1. 無媒無證
2. 婚後登記
3. 非法結婚
4. 未經過程
5. 無證婚姻
等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