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一種酒器,其形如象或鳳凰。一說以象牙飾尊。《周禮·春官·司尊彜》:“其再獻用兩象尊。”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象尊,以象鳳皇。或曰以象骨飾尊。”
“象尊”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基本定義
指古代祭祀或宴飲時使用的一種酒器,其造型特征存在兩種說法:
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司尊彜》,記載“再獻用兩象尊”,東漢學者鄭玄注釋時提到“以象骨飾尊”或“以象鳳皇(鳳凰)”。
兩種解釋的側重點不同:作為酒器是曆史實物考證的結果,而成語用法更多是引申的象征意義。實際使用中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古代禮器或文物研究,通常指酒器;若用于文學描述,可能偏向成語的比喻義。
“象尊”這個詞是指對大象的尊稱。大象是一種龐大而威嚴的動物,在許多文化中都被視為神聖和崇高的象征物。因此,“象尊”一詞常用來表示對大象的敬重和贊美。
“象尊”這個詞的部首是“目”,表示與眼睛相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數為10劃。
“象尊”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其中“象”字指的就是大象,“尊”則表示尊敬、崇高。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文化使用中。在繁體字中,“象尊”保持相同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象尊”這個詞的構字規則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在中國古代,大象被視為象征吉祥和權力的生物,因此宮廷中常備有象尊供人膜拜。
2. 這座動物園裡有一隻十分罕見的白象,它被視為象尊,備受矚目。
1. 象牙:指大象的牙齒,常用于制作工藝品。
2. 尊敬:表示對他人的崇敬和敬意。
3. 象征:指一種事物或符號代表另一種事物或意義。
1. 大象:指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大型哺乳動物,也是“象尊”的指代對象。
2. 崇敬:表示對他人或事物的敬重和欽佩。
1. 輕慢:表示對他人或事物的不尊重和漫不經心。
2. 輕視:表示對他人或事物的蔑視和不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