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姑蘇的意思、姑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姑蘇的解釋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史記·河渠書》:“上 姑蘇 ,望五湖。”《淮南子·人間訓》:“﹝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參閱 宋 範成大 《吳郡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吳縣》。

(2).指 姑蘇台 。《國語·越語下》:“ 吳王 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 姑蘇 。” 韋昭 注:“ 姑蘇 ,宮之臺也,在 吳閶門 外,近湖。”《史記·吳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吳 ,敗之 姑蘇 。” 司馬貞 索隱:“ 姑蘇 ,臺名,在 吳縣 西三十裡。”《後漢書·濟南安王康傳》:“ 吳 興 姑蘇 而滅。” 李賢 注:“ 姑蘇臺 一名 姑胥臺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姑擊之于 檇李 ,復敗于 姑蘇 。”參見“ 姑蘇臺 ”。

(3). 蘇州 吳縣 的别稱。因其地有 姑蘇山 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為必用邪? 吳子胥 不磔 姑蘇 東門外乎!”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 孟明 補闕於 河西 , 範蠡 收責於 姑胥 。” 唐 張繼 《楓橋夜泊》詩:“ 姑蘇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明 馮夢龍 《山歌·月上》:“ 姑蘇 李秀才 ,貧而滑稽。” 清 李漁 《慎鸾交·谲諷》:“來此已是 姑蘇 ,料想地方官員,一定要來參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姑蘇”一詞的含義可從地理、曆史、文化三個層面綜合解析:

一、地理概念

  1. 山名
    姑蘇山(又名姑胥山)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西南部,是“姑蘇”得名的地理源頭。隋朝因該山命名“蘇州”,确立了行政區劃名稱的關聯性。

二、曆史演變

  1. 古台名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姑蘇山上修築姑蘇台,成為吳國宮殿群的核心建築,後因越國滅吳而毀棄。此台以規模宏大著稱,象征吳國鼎盛時期的繁華。
  2. 城市别稱
    自唐代起,“姑蘇”逐漸演變為蘇州的雅稱。如張繼《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即指蘇州。

三、現代指代

  1. 行政區劃
    2012年蘇州市合并原滄浪、平江、金阊三區,設立姑蘇區,現為蘇州中心城區,面積85.1平方公裡,涵蓋古城核心區域。

四、文化意義
“姑蘇”承載着吳文化底蘊,常見于詩詞典故,如李白“姑蘇台上烏栖時”隱喻曆史興衰,韋應物“曾是繁華地”抒發懷古之情。其名稱沿用至今,既是地理标識,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姑蘇

姑蘇(gū s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女”和“斥”兩個部首組成。它的拆分可分為女,又是女子的意思,和斥,表示排斥、驅除的意思。姑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名,是江蘇省蘇州市的舊稱。

在繁體字中,姑蘇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姑蘇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廣韻》記載,古時的漢字寫作“姑蘇”。由于漢字的形體演變和規範的變化,現代漢字隻保留了“女”和“斥”兩個部首。

以下是一些使用“姑蘇”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在姑蘇生活了很久,對那裡的風土人情非常了解。

2. 她靜靜地坐在姑蘇的湖畔,欣賞着美麗的夕陽。

3. 這部電影以姑蘇為背景,展現了古老而神秘的江南文化。

除了以上例句中的“姑蘇”,我們還可以通過組詞的方式使用這個詞彙。例如:

1. 姑蘇山:位于蘇州市,是蘇州八大景區之一。

2. 姑蘇區:蘇州市轄區之一,是蘇州的市中心區。

3. 姑蘇才子:指出身姑蘇的才子,多形容文學才華出衆的人。

在近義詞方面,與“姑蘇”相近的詞語有:

1. 蘇州:即姑蘇,是江蘇省的一個城市。

2. 蘇繡:指蘇州的傳統刺繡工藝。

3. 蘇州園林:蘇州特有的園林風格。

相對的,姑蘇的反義詞可以是一些相反或對立的概念,例如:

1. 遠離姑蘇:指遠離蘇州的含義。

2. 不識姑蘇:表示對蘇州或蘇州文化不了解。

3. 棄蘇抱杭:表示放棄蘇州而尋求更好的去處。

總之,姑蘇是一個古老而富有文化底蘊的地名,通過組詞和近義詞的使用,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