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屋的意思、王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屋的解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記·周本紀》:“﹝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 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左右原野,表裡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廣森 《轉連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詩:“言将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屋是中國漢語詞彙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地理名稱 王屋最早指代中國古代山嶽名稱,即今河南省濟源市西北部的王屋山。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王屋山因“山有三重,狀如王者車蓋”得名,是太行山南端的重要支脈,主峰天壇山海拔1715米,屬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 道教文化象征 在道教典籍《雲笈七籤》中,王屋山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稱“小有清虛之天”。唐代司馬承祯《上清天宮地府經》記載,此處為黃帝祭天、老子著經的聖地,現存陽台宮、紫微宮等道教建築群,被中國道教協會列為重點宮觀。

  3. 文學典故載體 《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典故明确記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裡,高萬仞”。這一寓言使王屋山成為中華民族堅韌精神的象征,相關記載見于中華書局《諸子集成》版本。

  4. 地質學術名詞 現代地質學将“王屋山運動”作為重要構造事件術語,指代發生在距今18億年前的中條期造山運動。該命名源自王屋山地區保存完好的地質剖面,相關研究成果載入《中國區域地質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記載,王屋山-黛眉山地質公園于2006年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其特殊的地貌結構和生物多樣性價值得到國際認可。

網絡擴展解釋

“王屋”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曆史和文化背景可具體闡釋:

1.王者所居之屋

指古代君王居住或處理政務的場所,象征王權核心。這一含義源于《史記·周本紀》等典籍記載,如“王屋,王所居屋”。在殷商時期,“王屋”還被用于宗廟禮器,記錄王朝傳承過程(如殷墟遺存中提到的“重屋”禮器)。

2.山名(山西省王屋山)

位于山西省陽城、垣曲兩縣之間,因山體三重、狀如屋宇而得名。王屋山是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即發生于此。此外,相傳黃帝曾在此訪道,使其成為修道之山的象征。

3.泛指修道之山

因王屋山的道教地位和文化傳說,後世常以“王屋”代指修道或隱逸的仙山。例如唐代王維詩句“王屋訪茅君”便體現了這一意象。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地域背景,可參考權威文獻或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覽...

礙目白舫傍黑兒暴懆豹喬偪介擘錢襯褲傳媒從容就義大去調聲葉律地坼天崩頓段分類學麸秳豪奴話私毀诋劍函九品蓮台菌落澇窪地儡儡掠視理養漏窮美蔭敏對牧廠淖弱釀糯拟經千生萬死齊天鐥羣演三花山菜山脈舍緣豆使刁石鬥失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獸聚鳥散術悐四谷肅烈泰士檀暈韬襲屯莊讬體王母玩手腕惟思烏遷饷宴孝友謝家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