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鐘聲。 北周 庾信 《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 唐 杜甫 《遊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五代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一:“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太陽雖還在遠方,海水中早聽着晨鐘在響:丁當,丁當,丁當。”
“晨鐘”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指清晨的鐘聲,常見于寺廟或特定儀式場景。該詞源自古代報時制度,如北周庾信《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内史》中“山寺響晨鐘”,描述寺廟清晨鳴鐘的情景。
法語譯為“cloche du matin”,與兒歌《雅克兄弟》中“Sonnez les matines”(敲響晨鐘)形成文化呼應。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宗教背景,可查閱杜甫、庾信相關詩集或佛教儀軌文獻。
晨鐘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早晨的鐘聲。
晨字由日部和辰部組成,辰部在左邊,日部在右上角。它共有12畫。
鐘字由金部和中部組成,金部在左邊,中部在右邊。它共有8畫。
晨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佛教寺廟。早晨,寺廟裡會敲響鐘聲,用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天開始了。
晨鐘在繁體中的寫法是『晨鐘』,字形稍有差異,但意思和拼音相同。
在古代,晨鐘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晨字曾經用『旦』代替日部,而鐘字的寫法保持不變。因此,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旦鐘』。
1. 早晨,我被晨鐘聲喚醒,知道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
2. 寺廟裡的晨鐘聲讓人心生甯靜,帶來一份甯神的感覺。
晨鐘的相關組詞有:
1. 晨曦:早晨的陽光。
2. 晨練:早晨進行鍛煉身體的活動。
3. 晨光:早晨的光線。
4. 晨風:早晨的微風。
晨鐘的近義詞有:
1. 朝鐘:早晨的鐘聲。
晨鐘的反義詞是暮鐘,意為傍晚的鐘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