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瞽瞍的意思、瞽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瞽瞍的解釋

亦作“ 瞽叟 ”。1.人名。古帝 虞舜 之父。《墨子·非儒下》:“夫 舜 見 瞽叟 ,就然。” 漢 王充 《論衡·定賢》:“ 舜 有 瞽瞍 , 參 有 曾晳 。” 宋 蘇洵 《上田樞密書》:“ 堯 不得以與 丹朱 , 舜 不得以與 商均 ,而 瞽叟 不得奪諸 舜 。” 清 李漁 《風筝誤·聞捷》:“你便做了 重華 不告婚 堯 女,我豈學那 瞽瞍 無情怪 舜 徒?”

(2).指算命的瞎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劍俠》:“忽於市中遇瞽叟,胸懸一牌雲:‘善決大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瞽瞍”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瞽”和“瞍”兩個表示盲人的字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1. 單字釋義

    • 瞽(gǔ):指有目無瞳仁的盲人,後也代指樂官(因古代常以盲人擔任樂師)。
    • 瞍(sǒu):指有瞳仁但無法視物的盲人,或特指無眼珠的盲人。
  2. 組合含義
    合稱“瞽瞍”時,通常指舜的父親。據《史記》等文獻記載,瞽瞍是舜的生父,性格頑劣,曾多次與次子象合謀殺害舜,但均未成功。後世用“瞽瞍”代指昏聩無德的父親。

  3. 文化典故
    在儒家經典中,瞽瞍作為反面形象,常與舜的孝行對比,凸顯“父不慈而子仍孝”的倫理觀念。例如《孟子》中記載,舜雖屢遭父親迫害,仍恪守孝道,最終感化其父。

擴展補充
“瞍”在《國語·周語》中也有出現,如邵公谏周厲王時提到“瞍賦”,指盲人樂師誦讀諷谏之詩,此處“瞍”強調其職能而非道德評價。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瞽瞍

瞽瞍是一個複合詞,由瞽和瞍兩個字組成。瞽瞍這個詞可以指一個人失去了視力或眼疾使其無法正常看見,也可以形容一個人思想狹隘、見識短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瞽的拆分部首是目, 瞍的拆分部首是瞓。瞽的筆畫數是5, 瞍的筆畫數是14。

來源

瞽瞍這個詞出自《左傳》中的一篇文章:“瞽瞍竊君,卿不能治。”意思是瞽瞍(殘疾人)篡奪了君主的權力,而大臣卻無法治理。從此,瞽瞍就被引申為失明或思想狹隘、見識短淺的人。

繁體

瞽瞍的繁體字為瞽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瞽的寫法是瞽dú,瞍的寫法是瞍sòu。

例句

他因一場意外事故成了瞽瞍。

組詞

瞽瞍可以進行一些組詞,如:瞽叟(指瞎眼的老人)、瞍寵(指目光短淺的寵幸)等。

近義詞

瞽瞍的近義詞包括盲人、瞎子。

反義詞

瞽瞍的反義詞是明亮、聰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