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枝葉、須穗蓬松散亂貌。 清 錢謙益 《仿元微之何處生春早》詩之四:“柳眠全約略,花妥半髼鬃。”
“髼鬃”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鬃”的獨立含義(如動物鬃毛),可參考權威字典(如《漢典》)。
《髼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馬頸上的鬃毛。通常用于形容馬匹的形象,也可引申為形容人的發型或頭發。
《髼鬃》由兩個部首組成:髟(頭發部首)和鬣(獸部首),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是7畫和21畫。
《髼鬃》是漢字的一個創新詞彙,沒有古代的典故或出處。此詞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均為“髼鬃”。
由于《髼鬃》是一個創新詞彙,因此在古代并沒有對應的寫法。
1. 那匹駿馬的髼鬃如雲,奔跑起來十分威武。
2. 她一頭烏黑的髼鬃披散在肩上,給人一種野性美的感覺。
1. 鬃毛:指馬或其他動物頸部、背部等部位上的長毛。
2. 髮髻(發簪):指女子束起的發髻,形如簪子。
3. 頭發:指人頭部生長的毛發。
1. 鬃毛:毛髮。
2. 發髻:髮簪。
3. 嶄髻:高高盤起的發髻。
1. 光頭:沒有頭發的人或動物。
2. 秃頂:頭頂沒有頭發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