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招禍害。《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 杜預 注:“賈,買也。” 晉 張華 《鹪鹩賦》:“不懷寶以賈害,不飾表以招累。” 唐 柳宗元 《種白蘘荷》詩:“錢刀恐賈害,飢至益逡巡。”
“賈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内容:
賈害(拼音:gǔ hài)意為自招禍害,指因貪圖利益或行為不慎而招緻災禍。該詞出自《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 杜預注:“賈,買也。” 即通過行為“購買”禍患,引申為主動引發災禍。
詞源與構成
經典用例
使用場景
多用于警示因貪利、炫耀或行為不當導緻災禍的情況,如批評為私利不擇手段的行為,或提醒低調避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及《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賈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賈和害兩個字組成。
賈的部首是貝,其筆畫數為7;害的部首是宀,其筆畫數為4。
賈害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該小說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在小說中,賈害指的是賈府中賈族一系列家族争鬥、勾心鬥角、算計人心的行為。後來,賈害逐漸演變成了一個代表着家族内部紛争和利益沖突的詞語。
賈害的繁體字為賈害。
在古時候,賈字的寫法有微小的變化,可能會寫成「賈」字左邊多加一撇,形如「賈」。
他背後搞了一些賈害勾當,最終導緻家族破裂。
賈害無組詞造句。
賈害的近義詞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明争暗鬥。
賈害的反義詞是團結、和諧、親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