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擴大。《左傳·襄公十年》:“君若猶辱鎮撫 宋國 ,而以 偪陽 光啟寡君,羣臣安矣,其何貺如之。” 楊伯峻 注:“光啟寡君即使寡君擴大土宇。” 漢 應劭 《<風俗通>序》:“顧惟述作之功,故聊光啟之耳。” 北齊 朱瑒 《與徐陵請王琳首書》:“王業光啟,鼎祚有歸。”
“光啓”(guāng qǐ)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本義為“擴大”
源自古代文獻,指領土、事業或影響力的擴展。例如《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光啟寡君”,楊伯峻注解為“使寡君擴大土宇”。北齊朱瑒的《與徐陵請王琳首書》中“王業光啟”也指王朝基業的擴展。
曆史年號
唐代僖宗曾以“光啓”為年號(公元885-888年),用于紀年。
部分現代語境中,“光啓”被引申為光明與啟迪,形容思想或時代的革新(如“光啓時代”),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或非學術場景。
《光啓》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啟迪、開明”。接下來我們将詳細讨論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并探讨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光啓》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光”和“口”,其中“光”作為上半部分的部首,而“口”作為下半部分的部首。整個詞語共有13個筆畫,其中“光”部分為5個筆畫,“口”部分為8個筆畫。
《光啓》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通常以簡體字形式書寫。然而,在繁體字中,這個詞可以寫作「光啟」。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光啓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将“光”部分的橫畫放在最上方,而“口”部分則在下方。這種寫法強調了“光明的啟示來自于言語”的含義。
1. 他的講座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光啓,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理解。
2. 這本書是一本光啓人心的好書,值得一讀。
與“光啓”相關的常見組詞包括:
- 光明:表示明亮、清晰之意。
- 啓示:指啟發、指引。
- 光芒:表達光輝、耀眼之意。
與“光啓”近義的詞語有啟發、開導、照亮等,它們都意味着引導人們追求真理、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反義詞則是愚昧、封閉、迷惑等,這些詞語表示着知識缺乏、心智狹隘、陷入誤區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