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指天地開辟以後用來計時的年號之一。《隋書·經籍志四》:“﹝道經﹞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 窮桑 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 延康 、 赤明 、 龍漢 、 開皇 ,是其年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 赤明 開運,歲在甲子。” 宋 陸遊 《贈林使君》詩:“ 弱水 蓬萊 風浩浩, 赤明 龍漢 劫茫茫。” 王國維 《遊仙》詩:“劫後 窮桑 號 赤明 ,眼看天柱向西傾。”
“赤明”是道教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道教中指天地開辟後用來計時的年號之一,屬于道教宇宙觀中劃分劫運的時間單位。與「延康」「龍漢」「開皇」等同為道教經典中描述不同劫運階段的年號,象征宇宙循環的不同周期。
《隋書·經籍志四》
記載道教認為天地初開時,天尊會在特定地點(如玉京、窮桑)傳授秘道,其中提到“赤明”作為開劫度人的年號之一。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
明确提及“赤明開運,歲在甲子”,說明其與幹支紀年相關聯。
宋代陸遊《贈林使君》
詩句“赤明龍漢劫茫茫”進一步将“赤明”與道教劫運觀結合,體現其在文人作品中的意象化表達。
道教劫運觀
道教認為宇宙經曆「成、住、壞、空」的循環,每個階段以不同年號标記。例如:延康劫→赤明劫→龍漢劫→開皇劫,形成完整的劫運周期。
文化衍生
該詞常被用于古典文學中,如仙俠小說《仙靈界》描述“赤明和陽天”為第九重天界,融合了道教時間觀與空間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隋書·經籍志》《酉陽雜俎》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