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休的意思、公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休的解釋

(1) [general holiday]∶共同的休假日

(2) [official holiday]∶官府的休假

政成公休屢登山,山前車騎常晶熒。——宋· 連庠《岘山》

詳細解釋

古謂公事後的休假。 宋 連庠 《岘山》詩:“政成公休屢登覽,山前車騎長晶熒。”現謂星期日、紀念日等集體的休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休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公共休息日”的規範用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一、法定基礎定義 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50頁的釋義,公休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的休息日。這一定義明确了公休制度的法定性和普適性特征,具體包含:

  1. 休息時間由國家行政法規确立(如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2. 適用主體涵蓋所有社會組織機構
  3. 區别于個人調休的集體性休假安排

二、法律形态分類 根據《勞動法》第四章及《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細則,公休呈現兩種法定形态:

  1. 周休制度:參照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實施細則,當前實行每周至少1天的固定公休日
  2. 節假日體系:包含元旦、春節等11天法定節假日構成的公共假期群

三、曆史語義演變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顯示,該詞在明清時期已出現,原指官府衙門的定期休沐日。現代語義經過三次演變: 1949年:政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确立元旦、春節等4個公休日 1995年:雙休日制度實施帶來周休形态擴展 2008年:國定假日調整形成現行"115天公共假期+周休"的複合體系

注:相關法律文件可在中國政府網(www.gov.cn)政策法規庫查詢全文,具體實施細則參見人社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等配套規章。

網絡擴展解釋

公休是指國家或單位規定的集體休息時間,通常包含法定節假日、周末休息日等,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公休由“公”(公共)和“休”(休息)組成,指全體公民或特定群體共同享有的休息日,例如每周的周六、周日,以及元旦、春節等法定節假日。

二、法律依據

  1. 工時制度:根據《勞動法》,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不超過40小時,用人單位需保證每周至少休息1天。
  2. 分類:包括公休假日(如周末)和公共假日(如國慶節)兩類,均為帶薪休假。

三、常見類型

  1. 常規公休:多數企事業單位實行每周雙休制度,即工作5天後休息2天。
  2. 法定節假日:如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3. 特殊行業公休:例如國際航行船員的定期休假需向海關報備。

四、應用場景

如需了解具體法律條款或行業規定,可參考《勞動法》或相關部門的規範性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罷瘠八苦鄙悖殡服常綠扯攞吃劍才辭祿存眷皴疱怠慢調立多咱恩格斯發空反腐倡廉梵鈴番僧符師海猴兒鶴苑淮汭花樣經奸隱挢掇節帥擠訛頭雞蒙井華競爽今體詩酒斾赍詣暌載老大伯撩罟流量羅布邏舍門戶冊孽鳥烹宰疲耗綦溪利跂人言籍籍戎統軟蛋赸不答山坡地神采奕然神龛懾畏師船十返隨驸歲星窕名朣朦晚近穩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