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廉的意思、觚廉的詳細解釋
觚廉的解釋
棱角。 宋 王令 《過揚子江》詩:“霜風日淩厲,紫翠生觚廉。無波互澄照,黯慘畫一縑。”
詞語分解
- 觚的解釋 觚 ū 古代酒器,青銅制,盛行于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 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操觚。 棱角:“甘泉泰??(?)紫壇,八觚宣通象八方”。 劍柄:“操其觚,招其末”。 古同“弧”,獨立
- 廉的解釋 廉 á 堂屋的側邊: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氣節)。 不貪污:廉潔。廉正。廉明。 便(俷 )宜,價錢低:物美價廉。 察考,訪查:“且廉問,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論之”。 姓。 筆畫數:; 部首:廣;
專業解析
“觚廉”是一個相對生僻的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觚”與“廉”二字的古義及文化背景來理解。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 觚 (gū):
- 本義:古代一種盛酒或飲酒的青銅禮器,盛行于商周時期。其典型特征為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器身常帶棱角(即“棱”)。《說文解字》釋:“觚,鄉飲酒之爵也…象形。”
- 引申義:因觚器身有棱,故引申指“棱角”“方角”。如《周禮·考工記》注:“凡器,圓曰丸,方曰觚。”後進一步引申為“方正”“有節操”“不同流俗”的人格象征。
- 廉 (lián):
- 本義:指廳堂的側邊、棱角。《說文解字》:“廉,仄也。從廣,兼聲。”段玉裁注:“堂之邊曰廉…廉之言斂也,堂之邊有隅有棱。”
- 核心引申義:由“棱角”義引申為人的“品行端方不苟”“正直”“清白”“節儉”等道德品質,成為儒家重要的倫理概念。
二、“觚廉”的合成詞義
“觚廉”作為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器物棱角的方正與人格品性的剛直,具體可理解為:
- 器物之棱角分明:直接指代觚這類禮器上清晰、剛勁的棱線,是其形制的重要特征。
- 人格之方正剛直:以觚的棱角為喻體,象征人應具備的正直不阿、有棱有角、堅守原則、不隨波逐流 的高尚節操。這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器以載道”“比德于玉(器)”的思想,将器物特性人格化、道德化。
三、文化語境與典籍印證
“觚廉”一詞及其承載的象征意義,多見于古代典籍對禮器的描述及文人借物詠懷的詩文中:
- 《禮記·禮器》有雲:“宗廟之器…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觯,卑者舉角。”雖未直接言“觚廉”,但觚作為重要禮器,其形制(棱角)蘊含的秩序級、法度觀念,是“廉”這一道德範疇在禮制中的體現。
- 後世文人常以“觚”或“觚棱”象征剛直不阿的品格。如宋代文人筆下常借“觚棱”指代朝廷法度或士人氣節,其精神内核與“觚廉”相通。清代學者在考據、評述古器物時,亦會強調“觚”之棱線(廉)的象征意義。
總結
“觚廉”一詞,源于古代禮器“觚”的物理特征(棱角分明),升華為人格修養的道德象征(方正剛直)。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器以載道”、“以物喻德” 的思維模式,是儒家倫理觀在器物文化上的投射。其核心含義在于以器物之棱角,喻人格之剛正不阿、堅守原則。
參見:
- 許慎 撰, 段玉裁 注.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孫诒讓 撰. 《周禮正義》. 中華書局,1987年。
- 孫希旦 撰. 《禮記集解》. 中華書局,1989年。
-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相關詞條:觚、廉、觚棱)
網絡擴展解釋
“觚廉”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棱角,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字義分解
- 觚(gū):
本指古代盛酒的青銅器(圓口細腰,有棱角),後引申為棱角或代指書寫用的木簡。
- 廉(lián):
原指堂屋的側邊(有棱角結構),後擴展為棱角、方正之意,并衍生出廉潔、正直等抽象含義。
- 組合義:兩字均含“棱角”本義,疊加後強調物體或品格的棱角與方正特性。
-
文獻例證
宋代王令《過揚子江》詩:“霜風日淩厲,紫翠生觚廉”,用“觚廉”形容自然景物的棱角分明。
引申關聯
- 物理棱角:指物體邊緣的銳利或方正形态。
- 象征意義:
- 品行端方:如“廉隅”比喻人方正的氣節(參考“廉”的引申義)。
- 文學意象:古詩中常借“觚廉”描繪山石、建築的輪廓線條。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廉”的抽象含義(如廉潔、廉政),可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白打百縱千隨襃語拔腿鞭拊邊緣冊贈超趠大夢初醒當家立計杜隔房箙墳首咯蹬館殿廣肆廣裕鼓臂含煙豪光紅螺穢迹呪挢枉過正荊飛急于求成龛定可敬刻着咵啦留司履薄臨深門婿募役納悶兒餒才平心遣具前良起筆起浪瓊瑩區中緣若士三親哨線生死海沈荒深謀遠略師舶守瓶緘口順禮四大皆空四大空綏養素舒枱盤途窮日暮香花岩香蘂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