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撫養。《周書·蕭詧傳》:“世亂可以圖霸功,遂克己勵節,樹恩於百姓,務修刑政,志存綏養。” 宋 蘇轼 《應诏論四事狀》:“實恐非朝廷綏養窮困之意。”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慈童》:“﹝司空 王暢 等﹞并汲飲此水,以自綏養。”
“綏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安定撫養”,多用于描述通過安撫、治理等手段使百姓或群體獲得穩定與發展。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言語境,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在分析古代社會治理理念時仍具參考價值。其内涵強調“安定”與“撫育”的雙重性,體現了傳統政治文化中“以民為本”的思想。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周書》、蘇轼文集等原始資料。
綏養是一個漢字詞,意指養育、撫養、照料。我們可以通過拆分它的部首和筆畫來了解更多關于這個詞的信息。
綏養的部首是“纟”(纟是纖維的意思,它是系繩捆縛在一起的象形,後來演變成系列纖維捆縛物的意思),表示與纖維相關。它的左側部首是“纟”和右側部首是“八”。至于它的筆畫數量,是9畫。
綏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綏養的寫法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綏養的寫法是綏養,多了一個“糸”部,它是異體字。而在古代漢字中,綏養的寫法可能多種多樣,但其含義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關于綏養的例句:
1. 經過醫生的細心綏養,他的病情有所好轉。
2. 父母對孩子進行綏養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綏養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
1. 綏養品:指用于養護、滋補身體的産品。
2. 綏養措施:指用于護理、調養的手段或方法。
綏養的近義詞可以包括:養育、照料、撫養。
綏養的反義詞可以包括:虐待、遺棄、忽略。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對綏養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