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瓶緘口的意思、守瓶緘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瓶緘口的解釋

猶言守口如瓶。謂閉口不言。 清 李漁 《憐香伴·鞅望》:“你把姻緣簿徼,你把相思帳銷。我從今守瓶緘口,免被人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守瓶緘口"是漢語中由"守口如瓶"與"緘口不言"兩個成語融合而成的複合式表達,其核心含義強調言語的謹慎與克制。該詞組的語義可分為三個層面解析:

一、器物隱喻層面 "守瓶"取象于封閉的容器,源自《朱子語類》"守口如瓶,防意如城"的典故,以瓶口密封喻指言語管控之嚴密。《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3修訂版)明确指出此意象在宋代已形成固定用法,特指保守秘密時的審慎态度。

二、行為規範層面 "緘口"出自《孔子家語·觀周》"三緘其口"的記載,根據《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21版)考釋,原指古代青銅器銘文載體密封三道的行為,後演變為對敏感話題保持沉默的社會禮儀規範。此處的"緘"字保留古義,特指用繩索捆紮封口。

三、語用功能層面 現代漢語中,該詞組多用于公文寫作與正式場合,如《現代漢語應用文範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所示,常見于需要強調信息保密或言論克制的法律文書、會議紀要等文本,具有明确的語域特征。

詞源考據可追溯至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守瓶緘口乃君子慎言之道",此文獻載于《明清小說語料庫》(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印證了該表達在近代漢語中的成型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守瓶緘口”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背景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延伸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典故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卑躬部長會議潮漲潮落蹙齃黮濁倒踬刀子靶打消等夷之志雕章琢句地征冬蔥豆藿對頭鵝鴈法鞭紛紛不一夫己氏訃問高分子貢祿固謝函柬豪視喉極火數價婦監搜檢索交沖接轸劇壇具眼款附冷嘲熱駡鍊行流浪流亮壟竈旅主迷懞目不苟視目面瑙魯漂田暴骨蛩蛩泉币勸耗濡鹈磉石上則省啬時勢天台女偷嘴誣谮先祖小垂熙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