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心的意思、平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心的解釋

(1) [according to one's conscience]∶除去成見,用心公平

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漢書·李廣蘇建傳》

(2) [be even-tempered and good-humoured]∶ 心平氣和地

平心而察之。——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詳細解釋

(1).謂用心公平;态度公正。《荀子·大略》:“是非疑,則度之以遠事,驗之以近物,參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惡言死焉。”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 濟南 ,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忤諸常侍。”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一折:“他将有乳食的妳子與他孩兒喫,卻将那無乳的妳子與俺孩兒喫,怎生将息的起來?這婦人不平心,好,打這潑賤人!”

(2).使心情平和;态度冷靜。《禮記·深衣》:“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 宋 司馬光 《與範景仁第四書》:“竊謂醫書治已病,平心和氣治未病。”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朱陸二》:“觀 文公 之言,平心服善如此,何嘗如後來學者抑揚毀譽之過實哉!” 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平心想來,我現在定然是幸福,至少在物質上是幸福。”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三:“我們的 王先生 真是圓通不過的,他從不肯堅執一種意見,對于什麼事情都說平心的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平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解析,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用心公平,态度公正
    指處理事務時去除個人偏見,保持客觀公正的态度。例如《漢書·李廣蘇建傳》中提到“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強調公平的重要性。此義項在多個典籍中出現,如《荀子·大略》也提到“參之以平心,流言止焉”。

  2. 心平氣和,情緒穩定
    指保持冷靜、平心态,不受外界幹擾。如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中“平心而察之”,以及現代用法“平心靜氣”,均體現此意。


二、詳細解釋


三、應用場景

  1. 客觀判斷:如“平心持正”(公平裁決)。
  2. 情緒管理:如“平心靜氣地分析問題”。
  3. 修身養性:如水晶治療中“沙金石有平心之效”。

四、造句示例


“平心”既強調客觀公正的态度,也指内心平情緒狀态。這一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用于修身、處事和人際交往,體現了儒家“中庸”與道家“無為”的思想融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平心

平心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意為心态平和、公正無私。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立(li)和心(xin)。其中,立是指立場堅定,心表示内心思想。該詞共有12個筆畫。

平心最早來源于《莊子·外物》中的一句話:“夫壽者,至人之級也。”(《外物》是莊子的一篇篇章,以人心、理論為核心。)這句話中,壽者指的是至人的境界,而至人心态平和而不受外界幹擾。後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平心一詞,成為一個能夠形容人心态的詞彙。

在繁體字中,平心的寫法為「平心」,使用了更多的筆畫,顯示出其繁瑣而精美的特點。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平心的寫法多變。最早的寫法是象形字,形狀類似于一顆心,下方有立體的線條,表達了心态平和的含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平心的例句:

1. 他在遇到困難時,能夠保持平心,冷靜處理。

2. 做事要公正無私,要學會平心待人。

3. 他的成功得益于他一直以來能夠保持平心态。

平心的組詞有:平心靜氣、平心而論、平心定氣等。

平心的近義詞有:公正、公平、平等。

平心的反義詞有:急躁、偏私、偏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