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館殿的意思、館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館殿的解釋

昭文館、集賢院、史館和 集賢殿 、 右文殿 的統稱。 唐 錢珝 《授戶部巡官秘書省校書郎楊玢武功縣尉充集賢校理制》:“士子由科而進,得為館殿吏者,俯拾華資,如拾地芥。” 宋 範仲淹 《奏上時務書》:“ 唐 興之時,特開館殿,以待賢俊,得學士十八人,聲滿天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館殿”是古代中國官署機構的統稱,具體指昭文館、集賢院、史館以及集賢殿、右文殿等機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從字面看,“館”多指學術或外交機構(如昭文館、集賢院),“殿”則指皇家宮殿或重要政務場所(如集賢殿、右文殿)。兩者結合後,泛指唐宋時期掌管典籍整理、修史編書的官方機構。

  2. 曆史背景與職能

    • 唐代:三館(昭文館、集賢院、史館)負責圖書校勘、文史編修,是學者晉升的重要途徑。如唐代錢珝提到士人通過科舉進入館殿任職後,易獲顯要職位(“俯拾華資,如拾地芥”)。
    • 宋代:增設集賢殿、右文殿,延續前代職能。範仲淹曾評價其“特開館殿,以待賢俊”,強調其對人才選拔和文化建設的作用。
  3. 文化意義
    館殿不僅是官方學術中心,也是國家文化政策的象征。唐宋時期,這些機構彙聚精英學者,推動典籍整理、曆史編修和文學發展,對後世影響深遠。

  4. 補充說明
    需注意,“館殿”并非單一機構,而是根據朝代不同,包含不同組合的統稱。例如唐代以三館為主,宋代則擴展至右文殿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機構的職能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權威典籍如《宋史·職官志》或唐代文獻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館殿是什麼意思

館殿是漢字詞彙,指的是寬敞的大廈、宮殿或者供人居住、集會或者展覽的建築物。

館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館殿的拆分部首是宀(寶蓋頭)和殳(戈)。

館殿的總筆畫數為13。

館殿的來源

館殿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祀場所,用于供奉神靈和展覽或保護重要物品。

館殿的繁體

館殿的繁體寫法為館殿。

館殿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館殿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總體上基本保持了現代的形态。

館殿的例句

1. 他們在盛大的館殿中舉行了一場莊重的儀式。

2. 這座館殿建于明代,是一座極具曆史價值的古迹。

3. 館殿内陳列着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

館殿的組詞

書館、展覽館、博物館、殿堂。

館殿的近義詞

宮廷、宮殿、大廈、大樓。

館殿的反義詞

簡陋、茅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