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茜草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茜草》。
(2).虹吸管的通稱。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委巷叢談五》:“過山龍謎雲:‘一曲盤龍初展,渴飲寒潭春暖,霎時噴雨簷前,四海五湖皆滿。’”《鏡花緣》第八一回:“ 廉錦楓 道:‘我因 玉英姐姐 酒鬼二字,也想了一謎,卻是吃酒器具,叫做過山龍,打《爾雅》一句。’”
(3).刑具名。《天雨花》第二一回:“一樣叫做過山龍,是用銅鐵打成通管,節節活動,若用此刑,将人渾身洗剝,用此物週身盤繞,卻将百滾熱湯,自口中灌下,於尾中流出。如此者三度,其人必週身肉爛,痛不可言。”
根據權威資料,“過山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植物名稱
物理器具
古代刑具
藥用功能(補充)
葡萄科植物烏頭葉蛇葡萄的根皮也稱作過山龍,具有祛風除濕、散瘀消腫功效,主治風濕痹痛及跌打損傷。
注意:另有少數文獻提及“過山龍”作為成語(比喻虛有其表),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建議以前三類釋義為主。
《過山龍》是一個有趣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那些擅長攀爬山峰和穿越險地的人或動物。
根據漢字的結構,我們可以将“過山龍”拆分成三個部分:過、山和龍。它們的拼音分别是guò、shān和lóng。根據筆畫的計算,過山龍一共有19畫。
《過山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山海經》一書中,用來形容一種神奇的動物。後來,這個詞逐漸被用來形容那些善于攀爬和穿越山峰的人或動物,并逐漸流傳開來。
在繁體字中,過山龍的寫法仍然是「過山龍」。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過山龍的「過」字是由兩個足字組成,表示在山上行走;「山」字是由三個山字組成,表示山峰;「龍」字是由兩個龍字組成,表示龍的形态。這種寫法更加形象地描述了過山龍這個詞的含義。
1. 這隻猴子真是一隻過山龍,能夠輕松地從一座山峰跳到另一座山峰。
2. 他在攀爬陡峭的山峰時展現出了過山龍般的敏捷和勇氣。
過山猴、過山車、過山索、過山滑道。
攀岩者、登山家、山地探險家。
宅男、宅女、室内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