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緩急。《後漢書·霍谞傳》:“情之異者,剛柔舒急倨敬之閒。”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簡精鈍於符表,詳舒急乎聲氣。”
“舒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舒急”意為“緩急”,即事物或情緒的緩與急、松弛與緊迫兩種狀态的結合。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性格、行為或局勢的節奏變化,例如《後漢書·霍谞傳》中提到“剛柔舒急倨敬之閒”,指不同性情在舒緩與急切之間的差異。
舒(shū)
急(jí)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出“舒急”指通過運動、冥想等方式緩解壓力,但此解釋缺乏古籍依據,可能為現代人結合字義的引申理解。
“舒急”在傳統語境中強調“緩急”的辯證關系,多用于描述性情、行為或局勢的節奏變化。若需引用古籍,建議以《後漢書》《抱樸子》等文獻為準。現代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舒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緩解緊急之事。舒急的拆分部首是「⺡」和「心」,部首「⺡」表示手,「心」表示心思。也就是說,舒急的意思是用手去緩解、舒緩心情。
舒急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孟子·告子下》:“男子...急則生智。” 意思是在緊急情況下,人們會變得機智。後來,這個意思演變為緩解緊急狀況的意思,成為了現代的「舒急」。
在繁體字中,舒急的寫法為「舒急」,與簡體字的寫法一緻。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舒急的基本意思沒有改變。古代常用的寫法有「舒遽」「舒急」等。
例句:
組詞:舒服、舒心、急救、急劇。
近義詞:緩解、疏導。
反義詞:緊迫、急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