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鋤犂的意思、鋤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鋤犂的解釋

(1).鋤和犁。 漢 王粲 《從軍詩》:“不能效 沮 溺 ,相隨把鋤犂。” 唐 杜甫 《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犂,禾生隴畝無東西。”

(2).引申為耕作務農。 唐 韓偓 《小隱》詩:“借得茅齋 嶽麓 西,拟将身世老鋤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鋤犂”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鋤”和“犂”(同“犁”)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指代
    指兩種傳統農具:

    • 鋤:用于松土、除草的工具,形制多為長柄帶橫刀()。
    • 犂(犁):用于翻耕土地的農具,通常以畜力牽引()。
  2. 引申義
    組合後常代指農耕活動,如耕作、務農。例如唐代韓偓《小隱》詩:“拟将身世老鋤犂”,即表達歸隱田園的意向()。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1. 詩詞引用

    • 杜甫《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犂,禾生隴畝無東西”,描繪戰亂導緻農耕荒廢的景象()。
    • 漢王粲《從軍詩》:“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犂”,借農耕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2. 文化内涵
    該詞在古詩文中多與田園生活、社會民生關聯,反映古代以農為本的思想。


三、相關詞彙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農具形制,可參考古籍或農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鋤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鋤犂(chú l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使用犂具進行耕作的意思。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鋤(chú)指的是一種工具,用來刨地或耕地;犂(lá)是指耕作時用來翻土的農具。在漢字中,鋤犂常用來描述農民在田地裡耕作的場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鋤犂》這個詞的部首是金(jīn)和犭(quǎn)。其中,金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有關金屬或金錢的事物;犭是犬(quǎn)的簡化形式,代表與狗相關的事物。 根據漢字書寫的規則,鋤犂這個詞的總體來說需要五個筆畫。第一個字“鋤”需要由十畫構成,第二個字“犂”需要由五畫構成。 來源和繁體 鋤犂是一個古老的詞語,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農耕文明的早期。農耕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礎,鋤犂代表着農民使用農具進行農田耕作的關鍵步驟。 在繁體字中,鋤犂的部分漢字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還是保持了與簡體字相似的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鋤犂》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上維持了與現代漢字相似的構造。古代的漢字變體可以通過研究古代文獻和碑刻等資料來了解。 例句 1. 農民拿起鋤犂,開始了一天的耕作。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犁地(lí dì)、犁頭(lí tóu)、農耕(nóng gēng) 近義詞:犁田(lí tián)、犁牛(lí niú)、翻地(fān dì) 反義詞:收割(shōu gē)、播種(bō zhòng)、捕魚(bǔ yú) 以上是關于《鋤犂》這個詞的一些簡單解釋和相關知識,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