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辰的意思、司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辰的解釋

(1).主管時令。 漢 祢衡 《鹦鹉賦》:“若迺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 唐 陳子昂 《餞陳少府從軍序》:“爾其蒼龍解角,朱鳥司辰,溽景薰天,炎光析地。”

(2).官名。 唐 代司天台之屬官。掌知漏刻。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司辰

讀音:sī chén

一、基本釋義

  1. 職官名稱

    古代掌管天文曆法、報時授時的官職。源于《周禮》記載的“挈壺氏”,負責通過漏刻(古代計時器)觀測時辰,後演變為“司辰”一職。

    來源:《周禮·夏官·挈壺氏》載:“掌挈壺以令軍井……凡軍事,縣壺以序聚柝。”

  2. 時間代稱

    引申為“掌管時間”,或直接指代時辰、時光。常見于古典詩文,如唐代李賀《相勸酒》中“羲和騁六辔,晝夕不曾閑,彈烏崦嵫竹,抶馬蟠桃鞭”暗喻司辰之神忙碌。

    來源:《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三

二、文化引申

三、現代用法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3.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新儀象法要》(中華書局影印本)
  5.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司辰”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曆史文化和語言學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司”指官吏或主管事務,“辰”既指時間單位(如星辰、時辰),也特指早晨。組合後,“司辰”意為主管時令或時間,強調對自然節律的掌控。

二、曆史官職

唐代設“司辰”一職,隸屬司天台,負責觀測漏刻、記錄時間(漏刻是古代計時工具)。此官職記載于《舊唐書·職官志二》,屬于天文曆法機構的重要職位。

三、文學與典籍引用

漢代祢衡《鹦鹉賦》中“少昊司辰”描述季節更替,唐代陳子昂的詩序也以“朱鳥司辰”暗指時間流轉。這類用法體現“司辰”在文學中象征自然時序的掌管者。

四、現代應用與名字寓意

現代常将“司辰”用于人名,寓意勤勉盡責、掌控機遇:“司”象征管理能力,“辰”代表時光與星辰,寄托對事業成功、珍惜光陰的期望。

五、綜合解析

維度 内容
核心含義 主管時間、時令;古代官職名
文化意象 自然規律的管理者,常見于詩詞典故
現代衍生 名字中蘊含責任感與時間智慧

總結來看,“司辰”既是一個曆史職官術語,也承載着對時間秩序的哲學思考,同時在現代語境中發展為富有文化内涵的人名用詞。

别人正在浏覽...

奧斯特洛夫斯基報名寶守扒沙長垜承前遲數粹器單打黨庇膽破躭情盜殺東明對隙焚銷共點力海嶺和甜虹腰懷鉛尖厲急方瘠己肥人饑雷寖弱酒琖卷束刻扣款會闊塹鱗施密劄劄沐熏鬧手内位泥駁蹑蹻檐簦怕三怕四平水韻籤爪秋火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饊枝觞絃身畔手訊雙鯉書呆司配令啕氣天茁梯接聽話聽聲,鑼鼓聽音銅漏危磴緯星顯僚小本小軍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