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在一定時期(一般為一年)内,對外貿易中進口貨物的總值超過出口貨物的總值(與“出超”相對)
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一國或一地區對外貿易中進口貨物的總值超過出口貨物的總值。 薛暮橋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問題·三年來************戰線上的偉大勝利》:“其次是我們從七十餘年的入超轉為進出口的平衡。”
入超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和相關信息如下:
入超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進口商品的總值超過出口商品的總值,即貿易逆差(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例如,若某國全年進口總額為500億美元,出口總額為400億美元,則存在100億美元的入超。
入超不等同于經濟衰退,部分國家因發展需要(如技術引進、基建投入)可能出現階段性逆差。但長期巨額逆差需警惕經濟風險。
入超,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或狀态,指進入超越常規或超出預期範圍之中。
入超的拆分部首是"入"和"超","入"字的筆畫數為2,"超"字的筆畫數為12。
入超一詞源于漢語普通話,是由"入"和"超"兩個字合成而來。
入超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入超」。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入超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這個項目的發展速度入超了我的預期。
2. 他的表現在比賽中入超了所有人的期待。
入超可以組成其他詞彙,如:
1. 入場(進入場所)
2. 超越(超出既定範圍)
3. 入眠(入睡)
近義詞包括:超常、過人、出色等。
反義詞包括:平庸、尋常、低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