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腸債的意思、鈎腸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腸債的解釋

亦作“鈎腸債”。比喻常挂心頭的煩惱事。《水浒傳》第二八回:“我不要留這一頓寄庫棒,寄下倒是鈎腸債,幾時得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腸債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文獻用例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詞彙釋義

指令人牽腸挂肚、難以釋懷的舊債或未了之事,強調債務或心事的糾纏性與長期性。


二、文獻例證與權威出處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明确記載“鈎腸債”為“比喻時常挂念的債務”,并引用古典小說用例佐證(《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87頁)。

  2. 《水浒傳》經典用例

    第五十五回描述徐甯因祖傳寶甲被盜而憂心:“雖是得了性命,卻似失了珍寶,隻這一副甲,又值萬金,如何不挂在心上?這便是鈎腸債。”此處生動刻畫人物對失物的耿耿于懷。


三、文化内涵解析

該詞反映了傳統社會對信用倫理的重視:


四、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使用中,“鈎腸債”可泛指任何長期困擾、難以擺脫的負擔,如: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十二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施耐庵. 《水浒傳》[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5.

網絡擴展解釋

“鈎腸債”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像債務一樣時常挂在心頭、難以釋懷的煩惱事,比喻長期困擾人的心事或未解決的牽挂。其結構為偏正式短語,常作賓語使用,如“那是一筆鈎腸債”。

2. 出處與例句
源自《水浒傳》第二八回:“我不要留這一頓寄庫棒,寄下倒是鈎腸債,幾時得了!”。此處通過武松的台詞,生動體現了對“未了之事”的焦灼感。

3. 比喻延伸
現代用法中,該詞不僅指實際債務,還可引申為情感糾葛、工作壓力等長期困擾人的問題,強調心理層面的持續性負擔。

4. 近義與關聯
與“心頭大石”“耿耿于懷”等詞義相近,但更突出“如債務般難以擺脫”的特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白閃閃傍依包圍圈悲惶别散逼附裁畫寵贲蟲螘雠怨出決春喚蕩漭道尊的畢東昌紙耳環覆醢富祿虙戲改換高石根絶共乳鼓甲還精補腦汗挂或曰艱危校訂焦頭爛額矜誣罝罦兩性斂衾隸屬痲疹寐魚懑亂木蹻内外有别逆命凝煉前男切摯秋獲鞧韀賽具曬翅煽弄社交才能柿餅市恩適欲瑣辭騰跞通函賢守羨卒暇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