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收割莊稼。 漢 晁錯 《說文帝令民入粟受爵》:“﹝農夫﹞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役……四時之間,亡日休息。”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 渭 濱觀坐釣,谷口看秋穫。”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行矣當自強,春耕庶秋穫。”《金史·郭文振傳》:“ 文振 招降 太原 東山 二百餘村,遷老幼于山寨,得壯士七千,分駐營栅,防護秋穫。”
“秋獲”是一個漢語詞彙,詳細解釋如下:
秋獲(拼音:qiū huò)指秋季收割莊稼,是傳統農耕文化中描述農事活動的重要術語。該詞常與“春耕”“夏耘”“冬藏”并列,構成完整的四季農事循環體系。
可結合“春華秋實”“秋收冬藏”等成語,進一步理解農耕文化的語言表達。
《秋獲》是一個具有農業屬性的詞彙,意為秋天收獲莊稼的季節和行為。在農業社會中,秋季是人們勞作最為繁忙的時期,也是農作物成熟并收獲的季節。
“秋獲”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秋”字的拆分部首是禾,筆畫數為9;“獲”字的拆分部首是艹,筆畫數為8。
“秋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人的農田中種植的莊稼經過一年的生長和發育,到了秋季時期達到收獲的時候,因此形成了“秋獲”的概念。
繁體字中,“秋獲”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秋獲的形狀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上與現代漢字的寫法差異不大。
1. 秋獲高粱、稻谷的時候,農民們非常忙碌。
2. 張家村的秋獲今年表現出色,獲得了豐收的好成績。
秋天、秋季、收獲、莊稼、農田
秋收、秋收季節、秋收期
春耕、春播、春播季節、春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