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工人周刊的意思、工人周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工人周刊的解釋

1921年7月創刊于北京。初由中共北京黨組織出版,1922年改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機關報,1924年2月又改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的機關報。約于1926年(一說1925年底)停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工人周刊是中國共産黨早期創辦的面向工人階級的新聞報刊,具有鮮明的革命宣傳和組織動員性質。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曆史背景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

工人周刊指20世紀20年代初由中國共産黨北京黨組織創辦的工人運動刊物(1921年7月創刊)。其名稱可拆解為: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

該刊是中共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載體,主要承擔三項使命:

  1. 思想啟蒙:向工人群體普及階級鬥争理論,揭露資本主義剝削本質。
  2. 組織動員:報道各地罷工運動(如長辛店鐵路工人罷工),指導建立工人俱樂部。
  3. 政策宣傳:傳達中共勞動政策,如八小時工作制、工會權利等主張。

三、曆史地位與影響

作為中國首份馬克思主義工人報刊,《工人周刊》推動了北方工人運動發展,為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奠定思想基礎。1923年“二七慘案”後遭北洋政府查封,共出版150餘期。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共産黨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共黨史出版社(無公開電子版鍊接)
  2. 《中國新聞事業編年史》方漢奇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無公開電子版鍊接)
  3.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官網相關曆史文獻(未提供具體條目鍊接)

(注:因原始文獻及權威詞典無公開線上版本,此處僅标注來源名稱。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獲取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工人周刊》是中國共産黨早期創辦的重要工人運動刊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創刊背景與時間
    該刊于1921年7月在北京創刊,由中共北京黨組織直接領導,李大钊為主要負責人,旨在指導工人鬥争和進行階級教育。初期作為中國工人運動最早的報紙之一,聲明“為工人階級的喉舌”,并自稱“工人階級第一份自己的新刊物”。

  2. 發展曆程

    • 1922年,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遷至北京,成為其機關報;
    • 1924年2月,轉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機關報;
    • 1925年底停刊(一說1926年),共出版133期。
  3. 内容與欄目
    刊物設有《調查》《評論》《特載》《工人談話》等專欄,重點報道工人受壓迫的遭遇、罷工鬥争實況,并刊登勞動生活調查,呼籲改善經濟條件。

  4. 曆史影響
    作為早期工人運動的核心宣傳陣地,該刊在組織工人、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

注意:部分網絡解釋将其誤作“比喻勤奮工人成就的成語”(如、2),但根據權威史料,該詞特指曆史刊物,并非成語。

别人正在浏覽...

暴騰保子并邊藏污納垢超程吃不完兜着走嗤黜赤褐鸱彜重文仇偶觸瓶蹙斂媠謾反脣相譏風激電駭剛度革選宮人歸班酣鏖花賊火石護心欄潔慎誡勖姬姜金閨籍汲冢周書橘紅具名具折珂珬扣齒冷調練銳靈鲛栊檻婁公緑鍼賣賊芒屣木闆鞋内消娘老子扒糕辔衘貧樂骞汙山癖使不着守分安常司爐蒐羅算館縮砂密袒帻我侬香辇夏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