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汲冢周書的意思、汲冢周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汲冢周書的解釋

汲郡 古冢出土的古文竹書中的一種。已不傳。舊時以為即《逸周書》(原名《周書》)。後代學者考定,二者非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汲冢周書”的解釋如下:

1. 來源與定義
“汲冢周書”指西晉時期在汲郡(今河南汲縣)古墓中出土的一批竹簡文獻,屬于先秦古文典籍。其内容涉及周代曆史與文獻,但原書已失傳。

2. 與《逸周書》的關系
舊時認為“汲冢周書”即《逸周書》(原名《周書》),但後世學者考證兩者并非同一文獻。《逸周書》是現存先秦典籍,而“汲冢周書”僅指汲冢出土的竹書之一,内容可能包含未傳世的周代史料。

3. 現狀與意義
該文獻未完整保留,僅有零星記載見于《晉書》等史籍。作為出土文獻,它曾是研究先秦曆史的重要材料,但因失傳,現代研究多依賴間接記錄。

補充說明
“汲冢”指汲郡古墓,“周書”表明其内容與周代相關。西晉出土的這批竹簡還包括《竹書紀年》等,對古代史研究有重要價值。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汲冢周書》的詞義解釋

《汲冢周書》是指一本古代的著作,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漢族社會。該書記載了周朝的曆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被認為是研究中國古代曆史的重要資料之一。

《汲冢周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汲冢周書》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土”,其中“水”表示水的意思,而“土”表示土的意思。

根據這些部首的筆畫數,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1。

《汲冢周書》的來源

《汲冢周書》最早流傳于南朝宋時期(公元420-479年),其作者為南朝宋的曆史學家範晔。範晔根據各種曆史文獻和記載編撰了這部書。

《汲冢周書》的繁體字

《汲冢周書》的繁體字為《汲塚周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汲冢周書》書寫形式與現代漢字有一定差别。古代漢字通常以篆書、隸書或楷書形式書寫,每個字形狀更加簡潔、規整。

《汲冢周書》的例句

這是範晔的《汲冢周書》中的一句例句:“周宣王,罔寅作政焉。”

相關詞語

組詞: 汲取、冢墓、周朝、書寫。

近義詞: 周代史書、《春秋》、《戰國策》。

反義詞: 非周代史書、其他曆史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