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算館的意思、算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算館的解釋

古代國家設立的學習算學的學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西監》:“兩京學生,五百五十員;國子館,八十員;太學,七十四員;四門館,三百員;廣文館,六十員;律館、算館,各十員。”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一》:“學舊六館:有國子館、太學館、四門館、書館、律館、算館,國子監都領之。每館各有博士、助教,謂之學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算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指向性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教育及文化背景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中對“算”“館”二字的釋義,“算”指計算、籌劃,如《說文解字》所述“算,數也”;“館”則為房舍、機構的統稱,如《周禮》中“五十裡有市,市有館”。二字組合後,“算館”特指古代專門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的機構,尤指明清時期官方設立的算術教育場所。

據《中國教育制度通史》記載,清代國子監下設“算學館”,是培養天文曆法、數學測量人才的官方機構,隸屬欽天監管轄。此類機構的教學内容涵蓋《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等典籍,兼具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功能。在地方志文獻中,如《蘇州府志》曾提到民間“算館”作為私塾形态存在,為商賈子弟提供珠算、賬目核算等實用技能培訓。

該詞的現代使用多見于曆史研究領域,例如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中,“算館”被定義為“中國古代數學教育與學術傳播的重要載體”,強調其在中國數學發展史上的橋梁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解釋,“算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算館指古代由國家設立的專門學習算學(數學及相關學科)的教育機構。其名稱由“算”(計算、數學)和“館”(學館)組合而成,讀音為 suàn guǎn

  2. 曆史背景與功能
    唐代至宋代,算館是國子監下屬的“六館”之一,與國子館、太學館、律館等并列。例如:

    • 唐代兩京(長安、洛陽)的學生總數為550人,其中國子館80人,算館僅10人。
    • 宋代延續了這一制度,算館仍屬于官方學術體系的一部分。
  3. 延伸含義(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現代語境中“算館”可比喻“隻重利益計算的場所”,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若需進一步了解唐代國子監的學制或算學内容,可參考《唐摭言》《唐語林》等古籍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福比長豳歌鄙誤慚仄吃白酒赤地千裡促醒德範德體典則丁克家庭地平天成東京回合鬥榫合縫鵝卵石防絕芳冽反經合義鳳城奉循汗牛畫蛇添足回運湔灑驚聒軍略劇務恺樂匡谏跨映酷厲困蹙徕服莨菪利害相關龍襄眽眽千廬奇畫蛩蛩钜虛誳詭日輪戎華三沐贍表山西梆子沙書神迹獸心人面熟思歎慜田冊天士同工同酬酴米違親無牽無挂屋庑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