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供祭的意思、供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供祭的解釋

(1).祭祀。《京氏易傳·鼎》:“木能巽火,故鼎之象;亨飪見新,供祭明矣。” 王績 注:“凡飪熟,享祀為先,故曰供祭明矣。”《漢書·霍光傳》“丞相擅減宗廟羔、菟、鼃” 唐 顔師古 注:“羔、菟、鼃所以供祭也。” 王西彥 《廈門印象記》五:“我的一個朋友寄寓的一家本地人,甚至還把死在外面的人擡到屋内供祭。”

(2).指供佛花中的人物。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三:“我那位少爺就特意給她買來一匹高腳馬,繡花鞍子,絲穗辔子,打扮得供祭一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供祭”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為祭祀神靈或祖先而供奉食物、酒水等物品的行為,包含“供奉”與“祭祀”兩層含義。該詞源于古代禮儀文化,強調通過物質供奉表達對神靈或先人的敬意。

二、詳細釋義

  1. 祭祀儀式
    如《京氏易傳·鼎》中記載:“亨飪見新,供祭明矣”,說明将烹煮好的新食物用于祭祀是重要環節。
  2. 供奉對象
    除神靈祖先外,部分文獻提到也可指向“供佛花中的人物”進行供奉,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傳統祭祀活動,如宗族祭祖、寺廟供佛等場合。現代語境中也可比喻對某人/事物極度尊崇,如“他将全部精力供祭給科研事業”。

四、詞語結構

由動詞“供”(獻上)與“祭”(祭祀)聯合構成,屬并列式合成詞。發音為gōng jì(注:部分方言可能讀作gòng jì)。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禮記》等禮制典籍,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祭的意思

《供祭》是一個表示祭祀、獻供的詞語。它描述了人們向神靈、祖先或其他被尊崇的存在獻祭、供奉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供祭》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共”和“示”。其中,“共”表示共同、共享的意思;而“示”則表示神靈、祭祀的意思。

根據《康熙字典》,《供祭》這個詞的筆畫數分别為3畫和5畫。

來源和繁體

《供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共”和“示”兩個字組合而成的,用來形容人們向神靈獻祭、供奉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供祭”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系統中,字形和寫法有所不同。然而,根據目前的資料和研究,沒有确切的證據表明《供祭》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

例句

1. 民間在傳統節日時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向神靈供奉祭品,以示敬意。

2. 他們每年都會重返祖墳,供奉祭品,祭祀祖先。

3. 這個廟宇每天都有人前來上香、獻祭,表達敬意。

相關詞組和近義詞

1. 供奉:表示向神明或尊貴的存在獻上禮物或祭品。

2. 祭品:指供奉給神靈或祖先的物品。

3. 祭祀:指進行祭祀、拜祭等宗教儀式的行為。

4. 奠祭:指進行祭奠、祭拜的儀式。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供祭》直接相關。反義詞的選擇将根據具體的上下文和語境來決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