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幕的意思、戎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幕的解釋

軍府;幕府。《北齊書·暴顯皮景和等傳論》:“ 皮景和 等爰自霸基,策名戎幕,間關夷險,迄於末運。” 唐 李白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 王琦 注:“戎幕,節度使之幕府。”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左侯相之夢》:“連舉進士不第,忽遇幹戈擾攘,參佐戎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戎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

一、基本含義

“戎幕”原指古代軍隊的帳幕,是軍事指揮的核心場所。後來逐漸引申為軍隊的行營或軍事力量的象征,也可泛指與軍事相關的組織體系(如幕府、軍府)。


二、曆史淵源與延伸意義

  1. 詞源背景
    “戎”指兵器或軍事,“幕”為帳幕,合稱代指軍隊駐紮的營地。古代戰争中,統帥在戎幕中制定戰略,因此它成為軍事權威的象征。

  2. 擴展含義
    在文學和史書中,“戎幕”常被用來比喻強大的軍事力量或嚴密的組織體系。例如:

    • 《北齊書》提到“策名戎幕”,指投身軍府任職()。
    • 李白詩句“寄深且戎幕”中,戎幕代指節度使的幕府()。

三、使用場景

  1. 描述軍事領域
    強調軍隊的威武或戰略部署,如“參佐戎幕”指參與軍務()。
  2. 比喻其他領域的力量
    可借用于政治、商業等場景,形容組織實力雄厚或決策核心,例如:“企業戎幕”指高層決策團隊。

四、相關文獻與例句


五、結構特點

該詞為并列結構,由“戎”(軍事)和“幕”(帳幕/機構)組合而成,無固定順序()。發音為róng mù,注意“戎”為二聲,“幕”為四聲。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北齊書》《李太白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幕的意思

戎幕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由兩個字組成。戎指的是古代的兵器,幕指的是帳篷或屏障。因此,戎幕的意思是軍營中的帳篷或行營的帷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戎的部首是戈,有4個筆畫;幕的部首是巾,有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戎幕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一篇古代樂府《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百兩禦。燕燕于飛,雲散之飛。之子于歸,百兩奮翅。”其中的“百兩禦”一句被解釋為皇帝将軍營設立的帳篷。從古代樂府詩中衍生出了戎幕這一詞語。

在繁體字中,戎幕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戎的寫法是“戈”,幕的寫法是“帀”。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的“戎”和“幕”。

例句

1. 曆史上,将領們經常在戎幕下商讨軍事策略。

2. 軍隊在戎幕下進行換防,保證邊境的穩定。

組詞

組詞:軍幕、戎衣、戎利、戎首、行營戎幕。

近義詞

近義詞:帳篷、軍帳、行營、營帳。

反義詞

反義詞:空曠、露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