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春君的意思、寄春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春君的解釋

梅的别稱。 元 龍輔 《女紅馀志·梅》:“ 南華 封梅為寄春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春君”是漢語中梅花的雅稱,其解釋及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寄春君”指梅花的别稱,源自元代龍輔《女紅馀志·梅》記載的典故:“南華封梅為寄春君”。該稱謂蘊含梅花作為報春使者的意象,因其常在冬末春初綻放,被視為傳遞春天訊息的象征。

二、讀音與構成

三、文化關聯 梅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高潔、堅韌,與蘭、竹、菊并稱“四君子”。“寄春君”這一别稱突顯了梅花在文人雅士心中的特殊地位,常見于詩詞書畫中,如“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等名句均暗合此意。

擴展參考
若需查閱更多古籍用例或近義詞(如“暗香”“玉奴”等梅花别稱),可訪問漢典、查字典等權威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春君》

《寄春君》這個詞由“寄”、“春”、“君”三個字組成。下面分别介紹這三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寄托、寄送。

拆分部首和筆畫:宀(㝉)+ 信(訓)。

來源:《說文解字》中的“嘗以彤幣寄之”。

繁體:寄。

古時候漢字寫法:宣口寸。

例句:他寄了一封信給遠方的朋友。

組詞:寄遞、寄存、寄語。

近義詞:寄托、寄予。

反義詞:收。

意思:指一年四季中的春季。

拆分部首和筆畫:日(旦)+ 十(又)。

來源:古人觀察季節變化而得名。

繁體:春。

古時候漢字寫法:㝡+

例句:春天來了,鮮花盛開。

組詞:春天、春季、春光、春風。

近義詞:春季、春天。

反義詞:冬。

意思:尊稱男子或者稱呼君主。

拆分部首和筆畫:口(囗)+ 尹(屍)。

來源:舊時對同輩或者下級男子的尊稱,也可指君主。

繁體: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㝯口

例句:君臨天下,稱我主宰。

組詞:君主、國君、君權。

近義詞:貴、卿。

反義詞:臣、奴。

通過對《寄春君》這個詞的拆解和解釋,我們了解到“寄”意為寄托、寄送;“春”指春季;而“君”則是對男子或君主的尊稱。這個詞彙可以表達寄托思念之情,祝福春季的到來并向尊貴的男子緻以敬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