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祭的意思、供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祭的解释

(1).祭祀。《京氏易传·鼎》:“木能巽火,故鼎之象;亨飪见新,供祭明矣。” 王绩 注:“凡飪熟,享祀为先,故曰供祭明矣。”《汉书·霍光传》“丞相擅减宗庙羔、菟、鼃” 唐 颜师古 注:“羔、菟、鼃所以供祭也。” 王西彦 《厦门印象记》五:“我的一个朋友寄寓的一家本地人,甚至还把死在外面的人抬到屋内供祭。”

(2).指供佛花中的人物。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三:“我那位少爷就特意给她买来一匹高脚马,绣花鞍子,丝穗辔子,打扮得供祭一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供祭"是汉语中表示祭祀活动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神灵、祖先或特定对象敬献祭品的行为。《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以祭品供奉神明或祖先的仪式",强调通过物质献祭实现人与超自然力量的沟通。该词由"供"与"祭"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供"指呈献物品,"祭"则特指宗教性质的祭祀仪式,二者结合形成具有宗教礼仪特质的专业术语。

在具体使用中,"供祭"包含三个层面含义:其一指供奉祭品的行为过程,常见于宗庙祭祀场景,如《礼记·祭统》记载的"备物尽志以供祭";其二指整套祭祀礼仪体系,包含祭品陈设、祝祷仪式等程序化内容;其三延伸指代祭祀活动中的具体祭品,如《后汉书·礼仪志》所述"太牢供祭"即特指以牛、羊、豕为祭品。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与"宗庙""社稷"等国家祭祀体系关联,现代则更多用于描述民间信仰活动。其使用需区分于普通祭祀用语,着重强调祭品的物质属性与仪式过程的庄重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特别注明该词多用于书面语体,具有典仪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供祭”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为祭祀神灵或祖先而供奉食物、酒水等物品的行为,包含“供奉”与“祭祀”两层含义。该词源于古代礼仪文化,强调通过物质供奉表达对神灵或先人的敬意。

二、详细释义

  1. 祭祀仪式
    如《京氏易传·鼎》中记载:“亨飪见新,供祭明矣”,说明将烹煮好的新食物用于祭祀是重要环节。
  2. 供奉对象
    除神灵祖先外,部分文献提到也可指向“供佛花中的人物”进行供奉,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传统祭祀活动,如宗族祭祖、寺庙供佛等场合。现代语境中也可比喻对某人/事物极度尊崇,如“他将全部精力供祭给科研事业”。

四、词语结构

由动词“供”(献上)与“祭”(祭祀)联合构成,属并列式合成词。发音为gōng jì(注:部分方言可能读作gòng jì)。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查阅《礼记》等礼制典籍,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喀琉斯才分齿頄闯祸精传卖除疾聪了大蚕旦朝丹海大颜得失在人迭骑飞盐共贡公试苟容官口盥槃横赋花院弧辰解手迥辽基频集菀举鼎絶脰醵助老妹緑鬓朱顔列岛灵知眉瑑木假亭鸟王欧罗巴人种破家败产裒刻婆子诠説躯腔曲旃攘袂入舍上流沈奥沈灶产鼃时乘世谛手足胼胝霜翎双赢水步顺附淑人君子土豪详许县壶仙人洞泄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