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宮調的意思、宮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宮調的解釋

[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古代樂曲曲調的總稱。中國古樂曲的調式,唐代規定二十八調,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調。最低的一根弦(宮弦)上的調式叫宮,其餘的叫調

詳細解釋

戲曲、音樂名詞。我國曆代稱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任何一聲為主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則稱調,統稱“宮調”。以七聲配十二律,理論上可得十二宮、七十二調,合稱八十四宮調。但實際音樂中并不全用。如 隋 唐 燕樂系根據琵琶的四根弦作為宮、商、角、羽四聲,每弦上構成七調,得二十八宮調; 南宋 詞曲音樂隻用七宮十一調; 元 代北曲用六宮十一調; 明 清 以來,南曲隻有五宮八調,通稱十三調,而最常用者不過五宮四調,通稱九宮。在一般人的話中,宮調亦常指樂曲。《水浒傳》第二九回:“裡面坐着一個年紀小的婦人,正是 蔣門神 初來 孟州 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裡説唱諸般宮調的頂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予雖稍諳宮調,恐不諧於歌者之口。” 王季思 等注:“宮調--指樂曲的音調,向來以它的異同為聲調高低的标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宮調是中國傳統樂學中關于調性體系的核心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層面的含義:

一、基本定義

宮調是古代音樂調式的統稱,綜合了律高、調高、調式等元素的邏輯關系,用于描述樂曲的調性結構。具體來說:

  1. 宮:以“宮”聲為主的調式
  2. 調:以商、角、徵、羽等其他聲為主的調式 兩者共同構成“宮調”體系,而非簡單的調高與調式之分。

二、理論結構

  1. 聲律基礎:以七聲(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與十二律(六律六呂)為基礎
  2. 理論組合:七聲配十二律理論上可形成84種宮調(12宮×7調),但實際音樂中未全部使用。

三、曆史演變

朝代 宮調體系特點 典型應用場景
唐代 琵琶四弦每弦七調,形成二十八調體系 宮廷雅樂
元代 雜劇使用五宮四調(共九宮) 元雜劇《窦娥冤》等
明清 南曲簡化為五宮八調(十三調) 昆曲《牡丹亭》等

四、實際應用

  1. 創作功能:确定樂曲主音及音級關系,影響旋律走向與情感表達
  2. 标注方式:曲牌名前标注宮調名(如《正宮·端正好》)
  3. 簡化趨勢:從唐代二十八調逐步簡化為元代九宮,再到明清常用九宮四調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宮調體系既包含現代音樂理論中的調高(絕對音高)概念,也包含調式(音階組織)特征,這種多維度的音樂表達體系在世界音樂史上具有獨特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宮調:意義和來源

《宮調》是一個漢字詞,拆分為“宀”、“言”和“八”三個部首,共計12個筆畫。它來源于古代的音樂術語,在古代音樂理論中用來指代特定的音階和調式。

繁體字形

在繁體字中,宮調的寫法為「宮調」。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宮調的寫法可能因時代而有所變化。然而,無論寫法如何變化,它的基本含義和音樂術語方面的指代始終保持一緻。

例句

1. 在這首歌曲中,使用了宮調,給人一種莊嚴而又安詳的感覺。

2. 《宮調》是中國文化中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詞

1. 宮殿:皇帝居住或進行重要事務的地方。

2. 宮廷:帝王及其妃嫔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3. 宮中:皇室的住所或事務所。

近義詞

1. 宮庭:指宮廷或皇室。

2. 皇宮: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宮調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