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宏大顯敞。《後漢書·文苑傳·杜笃》:“宮室寝廟,山陵相望,高顯弘麗,可思可榮。” 宋 司馬光 《秀州真如院法堂記》:“ 真如 故有堂,庳狹不足以庥學者, 清辨 與同術 惠宗 治而新之,今高顯矣。”
(2).宏大輝煌的建築。《漢書·五行志上》:“ 定公 二年‘五月,雉門及兩觀災’……先是,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死于外。 定公 即位,既不能誅 季氏 ,又用其邪説,淫於女樂,而退 孔子 。天戒若曰,去高顯而奢僭者。”
(3).高聳,突出。《左傳·昭公十八年》“ 宋 、 衞 、 陳 、 鄭 皆火。 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庫以望之” 晉 杜預 注:“ 大庭氏 ,古國名,在 魯 城内, 魯 於其處作庫,高顯,故登以望氣。”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縣北有 女觀山 ,厥處高顯,回眺極目。”
(4).高貴顯赫的位置。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援之幽窮之中,推之高顯之上。” 明 李贽 《史綱評要·唐紀·玄宗》:“ 林甫 種種之謀,亦既愚甚矣。何至倚腹心于 胡 虜,托高顯于寒微,豈不益速其禍哉!”
“高顯”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根據多個詞典及文獻資料,該詞主要有以下四種解釋:
宏大顯敞(形容建築或空間)
指建築物或場所規模宏大、寬敞明亮。例如《後漢書》描述宮室“高顯弘麗”,宋代司馬光記載修繕後的佛堂“今高顯矣”。
宏大輝煌的建築(名詞性用法)
特指宏偉壯麗的建築群。如《漢書·五行志》提到“去高顯而奢僭者”,以“高顯”代指奢華的宮殿建築。
高聳突出(形容地勢或物體)
描述物體或地形高峻、顯著。如晉代杜預注《左傳》時稱魯國倉庫因“高顯”便于登高望氣,北魏郦道元《水經注》用“高顯”形容山勢。
高貴顯赫的地位(抽象含義)
指社會地位崇高或權勢顯赫。唐代韓愈在書信中提及“推之高顯之上”,明代李贽評史時以“托高顯于寒微”表達對權位更疊的批判。
文學引用示例: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詩詞用例,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漢書》等原始典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