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燭之馀燼。因狀似蘭心,故稱。 唐 李賀 《惱公》詩:“蠟淚垂蘭燼,秋蕪掃綺櫳。” 王琦 彙解:“蘭燼,謂燭之餘燼狀似蘭心也。” 唐 皇甫松 《夢江南》詞:“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清 納蘭性德 《滿宮花》詞:“麝煙銷,蘭燼滅,多少怨眉愁睫。”
“蘭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詩詞意象中,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在詩詞中,“蘭燼”常與夜晚、孤寂或夢境相關聯,營造靜谧或怅惘的氛圍。例如: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古典詩詞注解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資料。
《蘭燼》是一個詞語,意指溢滿香氣的蘭花在燃燒中綻放,形容香氣撲鼻而散發出來的情景。
《蘭燼》的拆分部首為“蘭”和“火”,其中“蘭”的部首是“艹”,“火”的部首是“火”。整個詞共有12個筆畫,其中“蘭”部分4個筆畫,“火”部分8個筆畫。
《蘭燼》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出自曹雪芹先生的這部經典之作。在小說中,賈寶玉送給林黛玉一束蘭花,黛玉感歎蘭花美麗,卻會在凋謝後留下一縷香氣,稱其為“蘭燼”。由于該詞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因此被人們廣泛引用。
《蘭燼》的繁體形式為「蘭燼」。
古代對《蘭燼》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蘭輁」,其中「蘭」表示蘭花,「輁」表示燃燒的火焰。
1. 整個房間彌漫着蘭燼的芬芳香氣。
2. 在欣賞蘭花時,不禁讓人聯想到蘭燼的美妙畫面。
組詞:
- 蘭花:指代一種美麗而芳香的花卉。
- 燃燒:指物體在燃料的作用下産生火焰和熱。
- 香氣:指在空氣中飄散的芳香氣味。
近義詞:
- 蘭香:指蘭花散發的香氣。
- 蘭芳:指蘭花的芬芳氣息。
反義詞:
- 臭氣:指難聞的氣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