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肆的意思、書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肆的解釋

[bookshop] 舊指書店

報攤書肆

詳細解釋

猶書店。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好書而不要諸 仲尼 ,書肆也。” 李軌 注:“賣書市肆,不能釋義。” 汪榮寶 義疏:“賣書之市,雜然竝陳,更無去取。博覽而不知折中於聖人,則羣書殽列,無異商賈之為也。” 南朝 梁 任昉 《答劉居士》詩:“才同文錦,學非書肆,望之可階,即之難至。”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勸勵》:“兄 林 鬻書為事。 文遠 每閲書肆,不避寒暑,遂通五經。”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李偕省試夢應》:“﹝ 李偕 ﹞試罷,夢訪其同舍 陳元仲 ,既相揖,而 陳 手執一黃背書,若書肆所市時文者,顧視不輟。” 魯迅 《華蓋集續編·為半農題記<何典>後作》:“疑其頗别緻,于是留心訪求,但不得; 常維鈞 多識舊書肆中人,因托他搜尋,仍不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肆”是漢語中對古代書店或書籍市場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及曆史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書肆指舊時民間出售書籍的店鋪或市場,是古代書籍流通的重要場所。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楊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到“書肆”,将其形容為“賣書市肆”,即書籍交易的市集。這一稱呼延續至明清時期,例如明代小說鼎盛時,書肆成為評書人獲取新作的渠道。

2.曆史起源與發展

3.文化意義與典故

4.結構與分布

書肆多集中于城市街市,形成行業聚集的街區,如漢代的洛陽、唐代的“書坊”等。這種集中化經營促進了書籍流通和文化互動。

5.語言與翻譯

書肆作為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既推動了知識的普及,也反映了不同時期學術與商業的交織。其曆史可追溯至漢代,并在後續朝代中持續發展,成為研究中國古代出版業和文化史的關鍵切入點。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法言》《後漢書》等文獻或相關曆史研究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肆》的意思

《書肆》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書店或書局。在這裡人們可以購買、出售或借閱各種書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肆》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阝”和“肀”。它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書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文獻中,具體來源不詳。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書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書肆》一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寫法因時代和地區而異。不過,字的基本結構和意義沒有改變。

例句

1. 我去附近的書肆買了一本小說。

2. 學生們經常去書肆借閱教輔資料。

組詞

書肆子、書肆主、書肆人、書肆館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書店、書局。

反義詞:書法、肆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