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攻道的意思、攻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攻道的解釋

進攻的通道。《宋書·臧質傳》:“ 燾 怒甚,築長圍,一夜便合,開攻道,趣城東北,運 東山 土石填之。”《南史·殷琰傳》:“帝遣輔國将軍 劉勔 西讨之,築長圍,創攻道於東南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攻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進攻的通道,即軍事中突破敵人防線的路徑。由“攻”(攻擊)和“道”(道路)組合而成,強調突破性路徑或方法。

  2. 引申含義
    在比喻層面,常表示突破難關的策略或方法,例如解決複雜問題的關鍵思路。這一用法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攻打垓下的典故,突顯其戰略意義。

  3. 曆史用例
    多部史書記載其軍事應用,如《宋書·臧質傳》描述北魏太武帝“開攻道”攻城,《南史·殷琰傳》提及劉勔“創攻道”圍攻壽陽,均指實際進攻路線。

  4. 用法擴展
    現代語境中,可延伸至學習、科研等領域,例如“專攻醫學之道”中的“攻”表鑽研,“道”指方向或領域。

該詞兼具具體(軍事路徑)與抽象(突破方法)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更多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史記》《宋書》等原始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道

攻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含義是指攻打、進攻的方法和途徑。它可以拆分為“攵”和“辶”兩個部首,分别代表攻擊和行走的意思。根據五筆輸入法,它的五筆編碼是BGGN,總筆畫數為16。

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字,最早出現在《春秋左氏傳》中作為動詞,意為出擊、進發。後來在《莊子》、《孫子兵法》等古代典籍中也有使用。在繁體字中,攻道的寫法為「攻道」。

古代以前,漢字的書寫形式常常會有一些變化。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代攻道的寫法是「攵到」。其中,“攵”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攻擊的意思;“到”表示到達、走到的意思。

以下是幾個使用攻道的例句:

1. 在這場戰鬥中,我們要運用各種攻道,實現最終的勝利。

2. 戰略上的攻道不能隻依靠武力,還需要運用智慧和技巧。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攻擊、進攻、戰術、戰略

近義詞:進攻、進軍、襲擾、打擊

反義詞:防守、守勢、抵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