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敞開胸懷。喻誠心相待。《文選·潘嶽<金谷集作詩>》“投分寄 石 友” 李善 注引 漢 阮瑀 《為魏武與劉備書》:“披懷解帶,投分託意。”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卑宮菲食,以豐功臣之賞;披懷虛己,以納謨士之筭。”
(2).暢懷。 唐 韋應物 《西郊養疾聞暢校書有新什見贈》詩:“披懷始高詠,對琴轉幽獨。”
“披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ī huái,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敞開胸懷,誠心相待
指毫無保留地表露内心真情,以真誠态度對待他人。例如《文選·陸機·辯亡論》中提到:“披懷虛己,以讷谟士之筭”,意為放下防備,虛心接納謀士的建議。這一用法常見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坦誠與信任,如三國時期阮瑀《為魏武與劉備書》中的“披懷解帶,投分托意”。
開闊胸襟,暢懷
唐代韋應物在《西郊養疾聞暢校書有新什見贈》中寫道:“披懷始高詠,對琴轉幽獨”,此處“披懷”指舒展心緒、暢快抒發情感。
以上解釋綜合參考了《漢典》《辯亡論》等文獻及多部詞典釋義。
《披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紮心、傷懷、痛心。它形容心情極度悲傷、痛苦,内心深處充滿了傷感與惆怅。
《披懷》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心(忄)。
它共有10畫,分别是:
扌(手部):3畫
忄(心部):7畫
《披懷》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它是由“披”和“懷”兩個字組成。《披》表示掀開、拉開;《懷》表示内心、胸懷。合在一起,表示内心被撕裂開來,極度悲傷的意思。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披懷”。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有一定變化的。對于《披懷》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為“披懷”。
1. 他聽到這個噩耗後,頓時披懷痛哭起來。
2. 失去親人讓她心如刀絞,披懷難過的情緒無法自控。
1. 披露:揭開、公開。
2. 懷疑:疑惑、猜疑。
3. 心懷:内心、懷抱。
4. 披薩:一種意大利風味的餅狀食物。
1. 傷感:悲觀、憂傷。
2. 悲痛:哀痛、悲傷。
歡樂:快樂、幸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