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父之蠱的意思、幹父之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父之蠱的解釋

謂兒子能繼承父志,完成父親未竟之業。《易·蠱》:“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 王弼 注:“以柔巽之質,幹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 唐 獨孤及 《唐故虢州宏農縣令天水趙府君墓志》:“有子若幹人,訓以義方,鹹能被服文藝,幹父之蠱。” 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則夫絶棄人倫如 寳玉 其人者,自普通之德道言之,固無所辭其不忠不孝之罪;若開天眼而觀之,則彼固可謂幹父之蠱者也。”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我看大人還不如‘幹父之蠱’,一位胖大官員看得 禹 不作聲,以為他就要折服了,便帶些輕薄的大聲說,不過臉上還流出着一層油汗。”亦省作“ 幹蠱 ”。 宋 洪邁 《夷堅庚志·武女異疾》:“ 鄂州 富商 武邦寧 啟大肆,貨縑帛……其次子 康民 ,讀書為士人。使長子幹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幹父之蠱”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如下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結構

4.近義詞與延伸

5.文化内涵

總結來說,“幹父之蠱”不僅指簡單的繼承,更包含承擔責任、修正過失的積極意義,常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表達對繼承者的認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幹父之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遭受報應或遭受災禍。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幹、父、蠱。其中,幹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四;父的部首是父,筆畫數為了四;蠱的部首是虍,筆畫數為二十。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傳說故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現代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幹父之蠱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不斷演變和改動,因此,其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然而,關于幹父之蠱成語在古時候的具體寫法,我目前無法提供詳細的信息。 以下是一個例句,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幹父之蠱這個成語的用法: 他曾經做了很多壞事,現在遭受了幹父之蠱,不斷遭遇倒黴的事情。 關于幹父之蠱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目前沒有相關的信息。幹父之蠱是一個獨特的成語,其特殊含義可能不太容易與其他詞彙進行組合、轉換或對比。 希望上述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