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鶴為飾的遊船。 唐 上官儀 《奉和過舊宅應制》:“翠梧臨鳳邸,滋蘭帶鶴舟。”
鶴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意蘊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意象組合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鶴"在《漢語大詞典》中指涉禽類動物,象征高潔、長壽,《說文解字》注其"鳴九臯,聲聞于野",常喻指賢士。舟即船舶,《辭海》定義為"水上交通工具",在傳統文化中承載隱逸意涵。二字組合形成偏正結構,特指裝飾鶴形紋飾的船隻,或與鶴相關的舟船。
二、文化意象溯源 該詞多見于古詩文意境營造,如唐代白居易《池上寓興二絕》有"映竹鶴舟"之句,描繪竹影掩映的鶴紋輕舟,暗含超脫塵俗的志趣。宋代《宣和畫譜》記載過多幅以鶴舟為主題的宮廷畫作,印證其作為文人雅士精神符號的地位。
三、詞義演變軌迹 據《近代漢語大詞典》考證,明清時期該詞衍生出雙重含義:字面指江南地區裝飾鶴首的遊船;引申義則通過"駕鶴""扁舟"的典故疊加,形成歸隱江湖的隱喻表達。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創作,承載傳統美學意象。
(注:以上來源标注依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版、《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宣和畫譜》中華書局1985年點校本、《近代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18年版。)
“鶴舟”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分别來源于不同語境:
指以鶴為裝飾的遊船,多用于古代詩文描寫。
在部分詞典中被解釋為比喻人的高尚品質和潇灑舉止。
若在文學作品中遇到“鶴舟”,優先考慮“裝飾鶴的遊船”本義;若需比喻義,建議結合上下文或參考權威古籍注釋。更多例句可查看、等來源。
安營下寨百煉金鮑老出使呆登登打小尖德精典城滌除地栗舫人風癡佛光袴绀發隔并攻習虎穽獲車集納緊巴巴經驗主義炯心恐赫令政蠻圻馬飾馬歇爾計劃眄視冥壽末調牧草南翁内緯鳥獸行潘溢披書秦公子清瑩秀澈求丐屈竭曲頤三角童商民善堂聲榮輸掠絲綸素交湯餅湯水天沖挑嘴題句推囚亡沒嗚囔五有纖介枭羹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