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河邊的渡口。 北周 庾信 《春賦》:“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 唐 高適 《秋胡行》:“誓将顧恩不顧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清 陳夢雷 《黃叔威以古詩八首見贈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回首暗風塵,霜雪阻河津。”
(2).天河的津渡。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弄景奔日馭,攀星戲河津。” 王琦 注:“河津,謂天河之津。”參見“ 漢津 ”。
“河津”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河邊的渡口
指河流沿岸的渡口,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例如:
天河的津渡
神話中銀河的渡口,象征通往天界的路徑。例如:
“龍門”的别稱與科舉象征
河津又名龍門(今山西河津市),相傳黃河鯉魚躍過此處可化龍,後比喻士子通過科舉考試。如:
比喻關鍵轉折點
作為成語時,引申為事物發展的關鍵環節或轉折處。例如:
“河津”既可指具體的地理渡口或天河意象,也承載了古代科舉文化的象征意義,同時作為現代地名沿用。如需更多例句或考證細節,可參考上述古籍及地方志來源。
河津是一個常見的地名,也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河津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河津是指河流水流經地勢較窄而凹陷的地方。也可以指地名,特指河津市,是山西省的一個縣級市。
河津的部首是水,由兩個部首組成;筆畫的總數是12畫。
河津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地名,古代因河流流經山勢較窄的地方而形成河津,慢慢演變成了河津這個詞語。
河津的繁體字是「河津」,字形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河津的字形略有不同,河的上面有一橫,津的下面有三點。這種寫法是古代人所使用的。
1. 他們要通過河津渡過這條大河。
2.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地區。
河津可以作為一個名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例如:河津橋、河津渡、河津風景。
與河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河渡、渡口、淺灘。
與河津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河口、深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