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紅塵。指飛揚的塵土。《魏書·崔光傳》:“秋末久旱,塵壤委深,風霾一起,紅埃四塞。” 唐 羅邺 《春夕寄友人時有與歌者南北》詩:“愁眼向誰零玉筯,征蹄何處駐紅埃。” 清 李符 《绮羅香》詞:“隔絶紅埃,但有香綿飛到。”
“紅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如下:
“紅埃”指飛揚的塵土,常被比喻為紅塵或世俗環境。該詞由“紅”(形容顔色或象征性含義)與“埃”(細小塵土)組合而成,整體帶有文學化的意象。
《魏書·崔光傳》
“秋末久旱,塵壤委深,風霾一起,紅埃四塞。”
此句描繪風沙彌漫的場景,以“紅埃”強化塵土飛揚的視覺效果。
唐代羅邺《春夕寄友人》
“征蹄何處駐紅埃。”
通過“紅埃”暗喻旅途中的塵世紛擾。
清代李符《绮羅香》
“隔絕紅埃,但有香綿飛到。”
此處以“紅埃”象征世俗喧嚣,與“香綿”形成意境對比。
需注意“紅埃”與“紅塵”的細微差異:
可通過古籍例句進一步體會其意境差異。
紅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紅色的顆粒狀塵土或灰塵。
紅埃的部首是纟(紅的部首),筆畫數目為10畫。
紅埃最初出現在《漢書·雜傳》中,用來形容紅色的塵土。
紅埃的繁體字為紅埃。
古時候,紅埃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字形可能有輕微差異。
窗外飄來陣陣紅埃,顯得整個城市都籠罩在朦胧的紅色中。
紅塵、灰塵、紅顔、紅顔薄命。
紅塵、灰塵。
清潔、潔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