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身。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盧渥》:“ 渥 在舉場,甚有時稱。曾于 滻水 逆旅,遇 宣宗 微行,意其貴人,斂身避之。”
“斂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藏身或收斂行為,具體解釋如下:
藏身
指隱藏自身行蹤或避免暴露,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全唐詩話·盧渥》記載,盧渥在考場遇到微服的唐宣宗時,“斂身避之”,即迅速藏身以示敬畏。
收斂行為
引申為約束自身舉止,保持低調。例如在正式場合或面對尊貴人物時,通過言行克制表達尊重。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出處或近義詞(如“斂迹”“藏身”),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斂身是一個常用詞彙,意思是“收斂身體”的動作或者狀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收斂自己的姿态、陷入沉思、避開危險等。
斂這個字由“收”和“毛”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筆。
斂這個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古代漢字寫法是“斂”。在繁體字中,斂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斂的寫法相對簡潔。它采用象形和指事兩種手法。象形是用于表示收攝之意,而指事則表達了此字與收縮、隱藏相關的含義。
他深吸一口氣,斂身準備跳入湖中。
她斂身坐下,開始認真思考。
疾風驟雨過後,整個城市斂身于重建之中。
斂財、斂息、斂求、斂色、斂迹
收斂、收攏、收斂
張揚、展露、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