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蘭鐵路的意思、包蘭鐵路的詳細解釋
包蘭鐵路的解釋
從内蒙古包頭經甯夏銀川到甘肅蘭州。長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車。基本沿黃河兩岸修築,并穿越騰格裡沙漠。東接京包線,為溝通華北、西北的重要幹線之一。
詞語分解
- 包的解釋 包 ā 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裝。包餃子。 包好了的東西:郵包。背(坕 )包。 裝東西的袋:書包。皮包。 容納在内,總括在一起:包括。包舉(總括)。包容。包涵。包羅萬象。無所不包。 總攬,
- 鐵路的解釋 行駛通道或軌道的一種,由鋼軌構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現在通常為鋼制,通常由鋼軌首尾相接鋪成兩條線,構成供車輛行駛的永久性道路;按這樣形式鋪設兩條或多條軌道的路詳細解釋亦作“銕路”。有鋼軌的供火車行駛的
網絡擴展解釋
包蘭鐵路是一條連接中國華北與西北的重要鐵路幹線,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解釋:
一、基礎信息
- 起止點與長度:自内蒙古包頭站至甘肅蘭州站,全長約990公裡。
- 建設時間:1954年10月開工,1958年7月通車,同年10月正式運營。
- 途經省份:橫跨内蒙古、甯夏、甘肅三省區,串聯包頭、銀川、中衛、蘭州等城市。
二、工程特點
- 沙漠鐵路:約140公裡穿越騰格裡沙漠,是中國首條沙漠鐵路。建設中面臨高溫(地表達74℃)、沙塵暴(年風沙天數200天)等極端環境。
- 治沙成就:
- 首創“麥草方格沙障”技術,結合種植沙蒿、檸條等固沙植物,形成生态防護體系。
- 該技術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保障鐵路安全運行超半個世紀。
三、戰略意義
- 經濟作用:促進内蒙古、甯夏的資源開發,加強華北與西北的物資流通。
- 交通網絡:東接京包鐵路,西連蘭新、蘭青鐵路,構成北京至蘭州的重要通道。
四、曆史背景
- 最早勘測于1925年,但因技術、資金問題擱置;新中國成立後納入“一五”計劃,1952年重啟勘探。
- 分東(包頭-銀川)、西(蘭州-銀川)兩段施工,1958年全線貫通。
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内蒙古曆史記錄)、(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包蘭鐵路是一條位于中國的鐵路線路。它連接了廣東省的包頭市和山東省的蘭州市,全長約500公裡。這條鐵路是為了加強東西方地區的交通聯繫而修建的。
拆分部首:包蘭鐵路的漢字分别由“⺜”、“蘭”和“钅”組成。
筆畫:包字有5畫,蘭字有5畫,钅字有5畫。
包蘭鐵路的名稱中,“包”字是因為起點在廣東省的包頭市,而“蘭”字則代表終點在山東省的蘭州市。這條鐵路線路的命名來源于起點和終點城市的名稱。
繁體字寫法:包蘭鐵路的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由于包蘭鐵路是現代建設的鐵路線路,所以沒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例句:從廣東的包頭市乘坐包蘭鐵路,可以直達山東的蘭州市。
關于包蘭鐵路的組詞,我們可以以“鐵路”為關鍵詞,來組成“高鐵路線”、“鐵路交通”等相關詞彙。
近義詞:包括“廣蘭高鐵”、“東西快線”等,都指代相同的鐵路線路。
反義詞:不存在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将“包蘭鐵路”與其他無關的鐵路線路進行對比,來突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