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進獻銅。《左傳·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
“貢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指進獻銅,尤其在青銅器時代具有特定曆史背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貢金的字面含義為“進獻金屬”,但在古代多特指進獻銅,而非黃金。這一用法可見于《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意為夏朝時期,九州官員進獻銅料鑄造象征國家權力的鼎。
曆史與文獻依據
詞義演變
部分現代解釋(如查字典)将“貢金”泛化為“貢獻金銀財寶”,但根據權威古籍和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其核心含義仍以進獻銅為主,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發音與注音
拼音:gòng jīn;注音:ㄍㄨㄥˋ ㄐㄧㄣ。
貢金是古代政治經濟制度的體現,最初指向中央進獻銅料,後衍生出象征臣服與支持的廣義含義。研究時需注意文獻中的具體指向,避免與“酎金”等類似概念混淆。
貢金,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用于叙述貢獻出的金錢或財富。
貢金的部首是貝(bèi),字形結構為上下結構,上面為貝字旁,下面為今字旁。
貢金的總筆畫數為8畫。
貢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代國家常常向皇帝進貢物品,其中包括金銀財寶,稱為貢金。此後,貢金一詞逐漸沿用至今。
貢金的繁體字為貢金。
在古代,貢金的寫法略有不同。由于古代文字的演變和規範化,貢字的下部分旁邊寫明了所進貢的物品,例如貢字中的下部分旁邊會出現魚形旁,表示貢獻的是魚類。
1. 他為了慈善事業貢金不少。
2. 企業家應該積極貢金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貢金一詞可以與其他詞組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1. 貢金典藏:指由國家收集貢獻的金銀財富并加以保存。
2. 貢金租賃:指出租或租用貢獻的金錢或財富。
近義詞是指與貢金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語,例如:
1. 貢獻:表示主動奉獻或提供。
2. 捐助:表示出于善意給予幫助或貢獻。
反義詞是指與貢金意思相反的詞語,例如:
1. 收取:表示接收、征求或索取。
2. 收入:表示收取的金錢或財富。
【别人正在浏覽】